-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泰一中北校高一第二次大单元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
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
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
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
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
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
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
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
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
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
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
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
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
打工谋生的行程。平常惟有老幼留守家园。据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
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至2人之间。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
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
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
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大量青壮年在农村
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
“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
首先,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
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
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
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
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
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人行为的“道德”含
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
其次,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
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
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
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
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
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
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
(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
解释。
第三,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
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少数在外闯荡而
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
“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
距真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广西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检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pdf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含部分解析).pdf
-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联考试题 生物(有答案).pdf
- 浙江省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自查英语试题卷(无答案).pdf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浙江省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浙江省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重庆市彭水县思源教研共同体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pdf
- 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