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掌握弱起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音乐感觉,体验二声部合唱,能进行乐器与人声的多声部合作,能用自然、柔和、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奥尔夫乐器、情感抒发、接龙演唱等方式学唱歌曲,提升艺术表现素养;通过创设情境、情绪引导以及人文理解,感知、体验作品中蕴含的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塑造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素养;通过课后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尝试音乐编创,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3.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体会乡村音乐的淳朴与纯真,感受作曲家对家乡的深情与眷恋,并迁移到对自己家乡、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乡村音乐的艺术风格,理解“质朴纯真的乡村音乐可以表达对家乡的爱与深情”
2.用自然、柔和、富有感情的歌声演唱作品。
教学难点:
1.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作品,并唱准“弱起乐句”,
2.奥尔夫乐器的运用、多声部合唱的配合、对乡村音乐艺术风格与审美的理解。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难点前置
1.教师自我介绍。
2.师生合作开展三拍子声势游戏,拍腿、拍肚子、拍肩、拍头分别代表d、r、m、f四个音,请学生模仿老师,边做声势边演唱。
3.将四个音转移到钢片琴上,引导学生随着钢片琴,边做声势边用“lu”演唱。
4.随着钢片琴的演奏,教师适时加入演唱《牧场上的家》旋律,形成二声部。
【设计意图:本课的合唱部分是教学难点,运用声势与奥尔夫乐器的辅助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轻松、愉快、自然的体验多声部合作,过渡教学难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视听结合,创设情境
教师吉他弹唱《牧场上的家》,请同学们思考“音乐告诉了你什么?”。
师生互动,交流感受。引出结论:音乐中有一片美丽的牧场。
深情朗诵“家,牧场上的家!”这一句,赞叹牧场之美。
【设计意图:真实的音乐情境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抓手。通过教师的吉他弹唱,带给学生“乡村音乐”原汁原味的直观体验;通过深情赞颂,引导学生初步尝试情感表达。】
联觉体验,学唱歌曲
1.揭示课题,乡村音乐《牧场上的家》
2.师生共同随着音乐绘画旋律线,形成一幅牧场画卷。
3.启发学生发现音乐分为四个乐句,二、四句相同,第一句和他们前半句相同,第三句完全不同。
4.根据发现的音乐规律,接龙演唱歌谱。
5.提示演唱方法,加上歌词师生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视觉、动觉、声觉的联觉作用,引导学生在真实、自然的音乐情境
中体验音乐的线条,发现音乐结构的规律。通过接龙演唱,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唱会
歌曲,通过具有情境性的演唱方法提示,引导学生以情带声,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四、难点突破,充分表达
1.提问:作曲家重复运用了怎样的词语来突出、强调对家乡的深情。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都出现在音乐的弱拍,并揭示“弱起”的音乐概念。
3.提问:你认为音乐中什么地方的情感最深刻、深沉。(第三乐句)
4.在教师铃鼓的引领与指挥下,学生运用音乐的渐强和减弱表达第三乐句深刻、真切的情感。
5.带着深情完整演唱,教师加入导入部分的旋律并用钢片琴伴奏。
6.引导学生发现音乐合作的奥秘,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合作与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体验,引发学生关注并理解“弱起”的概念与作用;结合此前体验过的深情赞叹,在铃鼓渐强、减弱的指挥下,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加入二声部旋律并用钢片琴配合,让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符合音乐的气质与情境。】
五、情境延续,风格探秘
1.创设夜晚的牧场情境,和学生共同演唱夜晚的牧场。
2.最后一句加入华彩,让音乐的美再次升华。
3.总结乡村音乐风格特点,并启发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并将其运用于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在音乐情境的流淌中,让艺术的韵味继续蔓延。通过提炼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风格的本质,并鼓励学生尝试迁移音乐、运用音乐。】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docx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 小学英语译林版(三起)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Period 1).docx
-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近大远小.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Unit 1-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复习课: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第三课时:写作复习).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年6月第1版)UNIT2TRAVELLINGAROUND8.VideoTime.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