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氯气性质进行研究的科学探究活动,认识氯气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的反应),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继续体会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和学习物质性质过程中的重要应用,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初步形成思维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通过氯气性质预测和探究活动落实并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预测和假设视角、实验设计和操作视角、分析问题及推理论证视角),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教学难点:
氯水漂白作用
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预测氯气性质的认识方法,发展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
教学过程
【任务一: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液混合,发生了什么?】
教师活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出84消毒液,指出它的使用说明中有这么一条——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
学生活动:阅读说明书,思考84消毒液和洁厕液混用后,发生了什么?
教师活动:介绍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和的实验现象,从而引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任务二:探究生成的氯气和氯水有什么性质,还能消毒、漂白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预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寻找物质、设计反应来验证猜想。
学生活动: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氯气应该有氧化性;从物质的分类角度预测氯气类似氧气,可与金属单质(如铁、钠、铜等)反应,也可与非金属单质(如氢气等)反应;从元素的价态角度预测氯气可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师展示:氯气分别与铁、氢气反应的视频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
教师介绍:观察到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棕色的烟,说明生成氯化铁;氯气与铁反应时体现氧化性,而且是强氧化性;推测钠和铜也可以和氯气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通过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认识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
教师展示:用干燥的注射器抽取氯气注入放有蓝色石蕊试纸的干燥小瓶中,用吸有蒸馏水的注射器抽取氯气,制成氯水注入放有蓝色石蕊发现干燥氯气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
学生活动:观察两个小瓶找中的蓝色石蕊试纸最终是否褪色。
教师讲解: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同时生成了氯化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漂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以氯气性质的预测为载体继续认识和理解预测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视角,发展类比与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变化观、结构观等核心观念的形成,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任务三:探究日常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消毒、漂白而不常用氯水的原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既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可以消毒、漂白,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消毒、漂白而不常用氯水呢?并展示室温下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和氯水静置2h后的颜色变化。
学生活动:分析所给信息得出结论:次氯酸钠溶液比氯水稳定。
【课堂小结】
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小剂量实验进行了模拟,并通过观察认识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并对生成氯气和氯水的性质进行了深入探究,从类别和价态两个角度预测了氯气的性质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探究过程中我们有提出了新的问题(氯气和氯水是否有漂白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我们结合文献数据和数字化实验对常用消毒剂的选择进行了解释。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氯气,还感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促进其知识关联和认知思路的结构化,发展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译林版(三起)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Period 1).docx
-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近大远小.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Unit 1-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复习课: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第三课时:写作复习).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年6月第1版)UNIT2TRAVELLINGAROUND8.VideoTime.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1课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