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圆周运动的研究思路与前面所学内容的研究思路是一致的,即首先描述运动的性质,然后分析做这种运动的受力条件和初速度条件。可以说,本章实际上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上的具体应用,是学生所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从整体上看,研究对象的运动和受力情况由简单到复杂,是学生对运动与相互作用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运动从简单的直线运动到相对复杂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再到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二是物体所受的外力从恒力到变力。本章的内容安排除了关注发展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涉及丰富的模型建构和推理过程。另外,本章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社会责任的良好素材。本章按照“圆周运动的描述一圆周运动的受力分析一圆周运动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编排,突出物理观念的形成,以及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从内容及其结构上突出以下三点:
(1)强调科学探究。课程标准以学生“必做实验”的形式要求“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由于要突出实验探究,教材弱化了向心加速度的理论分析,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
(2)突出内容的弹性,为因材施教留出空间。首先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讨论向心加速度,最后把应用矢量运算和极限思想讨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拓展学习”内容。
(3)突出知识的结构化。通过问题、思考与讨论、拓展学习等栏目,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或引入概念的物理意义。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从地球上物体的圆周运动,如汽车在弯道行驶,到天体的运行规律,万有引力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逐步深入到浩瀚的宇宙空间,探究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单元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熟练运用向心力公式解决问题。
2.使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人造卫星等方面的应用,理解并能分析卫星变轨、双星系统等复杂物理现象。
3.通过实验、观察、理论推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建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
本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有加速度。(物理观念)
2.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科学思维)
3.掌握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理解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公式。(科学探究)
4.理解向心力效果与离心现象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特点。(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1.向心加速度的理解和推导。
2.向心力的特点。
3圆周运动与受力情况的对立统一。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活动:播放中国航天员王亚平空中授课“太空中的单摆﹣匀速圆周运动”的视频。
问题1: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2: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是否具有加速度?如何理解这个加速度?
问题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中国航天员王亚平空中授课“太空中的单摆”﹣匀速圆周运动的视频,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就此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1、2的思考与回答,建立具体情境的模型简化图,如图1所示,并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视角框架图,如图3所示,为后续学习确定思考方向和双线索的基调。通过追问将学生思维聚焦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特征,学习课题向心加速度也就呼之欲出。
新课教学:
(一)从运动学视角分析向心加速度数形结合确定方向.
教师活动:问题4:以光滑水平面内的绳球模型为例,如图3所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为v、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已知弦长AB)。
学生活动:
(1)用图示的方法依次画出速度变化量△v,并找出Δv与vA之间的夹角。
(2)如果这三个矢量图放在同一个图中,如图4所示,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3)如图5所示,假设矢量△vA、△vB、△v构成的等腰三角形顶角为β,底角为α,则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4)通过此关系式能确定在A点时△v的方向有何特点吗?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经过某点瞬间的加速度方向有何特点?
教师活动:极限法推导:α+β2=π2
?t→0,β→0,α→π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3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docx
- 53开花结果(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湘科版.docx
- 32 平移(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 7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教学设计-五四制(2024)八年级全一册.docx
- Unit1Home重要词组句子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1AnimalfriendsSectionA(2a-2f)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第三单元第四章生物的分类方法【速记清单】-六年级生物下册单元速记巧练(五四学制2024).docx
-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西游记》学历案(1).docx
- 春季开学摸底综合考试二-三年级下册数学考点剖析及分层精练(A4版)(人教版).docx
- 篮球反弹传接球2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docx
- 6《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2025年高三地理热点问题1老年人再就业和发挥余热答案和解析.docx
- 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SectionA2a-2d教案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docx
- 421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1).docx
- 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默写版).docx
- 专项训练0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题)(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docx
- 高三尖优生培养计划.docx
- 信息必刷卷01(参考答案)3.docx
- 18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语文一年级下册(1).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