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docx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

课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1)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

掌握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人文因素(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具体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及其变化。认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与人文)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与人文)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如何综合多因素分析具体农业案例的区位条件。

教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农业区位理论。

案例分析法:结合庐山云雾茶、西湖龙井等案例深入分析。

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新疆瓜果品质优、千烟洲立体农业等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1.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庐山云雾茶”图片,提问:“为什么庐山能产出优质云雾茶?茶叶种植需要考虑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归纳出“气候、地形、土壤”等关键词。

2.新课讲授

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①农业的定义(课件内容:物质生产部门)。

②农业三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结合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解释)。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都会影响农业生产。季节性: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所以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周期性:生物的生长随季节而变化,而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活动周期性很明显。

③区位=位置+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比海南一年三熟与东北一年一熟)。

②?地形:平原适合种植业,山地发展林业(案例:千烟洲立体农业)。

③?水源:干旱区农业依赖灌溉(如河西走廊“塞上江南”)。

④?土壤:酸性土种茶树,沙质土种棉花(对比庐山与新疆)。

小组讨论:为什么日本引种“西湖龙井”失败?

教师总结:气候、土壤差异导致地域性特点,强调“因地制宜”。

4.继续探究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①?劳动力:庐山云雾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②?技术: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案例:九江国际茶博会)。

③?市场:名茶远销海外,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④?政策:政府支持(如“庐山云雾茶”商标认证)。

5.案例分析

任务: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温差)。

拓展:结合“鲜花饼材料需云南食用玫瑰”,说明地域性特点。

6.总结提升

思维导图:学生分组绘制农业区位因素思维导图,并展示。

教师总结:农业区位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