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第一册(五年制高职)教案 1.1.3 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文档.docx

信息技术 第一册(五年制高职)教案 1.1.3 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文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1.1.3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存储、传播各种信息。在中国古代,对信息一词的表述,最初为音、信、音信、消息等。据考证,信息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的诗句“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中,这里的信息表示消息的意思。

信息的定义

虽然信息这个词在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要说清楚信息是什么,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却并不容易。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在探讨信息的本质和定义。下面是专家、学者们在不同的条件下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的描述。

美国科学家香农在1948年10月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我们通过一个小示例来理解香农这句话。小华是一个高三考生,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是他的梦想,高考结束后,小华的成绩未知存在不确定性,成绩公布则不确定性消除。成绩公布后小华填报志愿,他是否能进入梦想中的大学,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只有在他收到大学通知书之后,不确定性才消除了。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在1948年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后来他又在《控制论与社会》一书中写到“要有效地生活,就必须有足够的信息”。维纳从资源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资源。

我国学者钟义信1996年在其著作《信息科学原理》中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可以理解为哪里有运动的事物,哪里就存在信息。

通俗点说,信息可以理解成消息、数据、通知、情报、知识、见闻等传输和处理的对象,可以泛指人类社会获取并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是经过一定的加工,对人们有用的数据,对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价值。

信息常依附于文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呈现出来,这些文字符号被称为信息的载体。

从古代的烽火、狼烟、鸿雁、信鸽、书信,到现代的书报、广播、电视、电话,到网络时代的QQ、微信、电子邮件等,都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时,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也都是信息的传播方式。

接收信息的主体是人类,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受信息,并通过人脑分析、抽象、加工、处理后,指导人类的行为。

信息的特征

信息有许多重要的特征、性质,一般归纳为:

(1)传递性

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可以是口耳相传、飞鸽传书,也可以是面对面交流、网络交流。比如小明生病了,家长要跟老师请假说明情况,可以亲自到学校当面请假,也可以说电话请假或通过网络QQ、微信请假。无论哪种请假方式,都是家长在向老师传递小明生病请假的信息。

现在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多样化的,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奥运会、世界杯等。

(2)共享性

信息是可以被复制、传播并分享给多个用户,在信息被原持有者传递给另一个用户时,原持有者的信息量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

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如果甲有一个消息,乙有一个消息,甲乙相互交换后,两人就都至少有了两个消息,甚至会有多于两个消息。

(3)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等都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小明在睡觉之前,上网查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课本,这里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信息依附的载体是数字校园的教务系统。

相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学校下发的端午放假安排,可以通过数字校园的“公共通知”栏发布,可以打印纸质放假通知,也可以由班主任开班会当面向同学们传达。

(4)时效性

信息作为对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客观事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最典型的如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等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稍纵即逝。小明的爸爸开车去上海出差,车载导航中的地图是两年前的,在旧地图的指引下,小明的爸爸在上海迷路了;端午放假的通知在端午之后再发布,就失去了意义;商场五一搞促销活动,只在5.1-5.3三天间有效,5月4日就不再享受了。

(5)价值相对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也是因人而异的,即信息的价值性是相对的,相同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

如一个计算机专业和一个外语专业同学去听一个关于大数据的讲座,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觉得讲座很精彩,这说明了讲座信息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而外语专业的同学因为听不懂,收获甚微,甚至感觉毫无价值。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是原有信息增值。

(6)真伪性

信息有真信息和伪信息,即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分。伪信息的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