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114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的流亡生活什么样.pdfVIP

lb114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的流亡生活什么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4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的流亡生活什么样?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接着讲孔子。上一讲说到,过了而立之年的孔子被迫离开鲁

国,开始流亡生活。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这一讲,我们就跟着孔子的视角,看看他老人家都遭遇了些

啥。

鲁昭公适齐

我们先回到开端。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也就是孔

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和鲁国实际掌权的大贵族季氏的冲

突,爆发了。

这次冲突,整个过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菜鸡互啄。

这两年草台班子理论流行,我的理解是,世界的本质并不是

草台班子,但是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在这个位置上时间长

了,慢慢就会掌握一套不出实际成果也保持优势地位的方

法,于是大家都会苟且混日子,于是就会草台班子化。

《左传》部分最后讲到,春秋末期,中原长期和平之后,北

方各诸侯国的军事、政治水平都是断崖式下跌。鲁国本来在

中原国家中就属于军事水平比较一般的,这时当然就更差

了。

一串水平极低的互相攻击之后,鲁昭公失败。

而这时候,鲁国倒是又显出政治斗争里,心慈手软的一面。

鲁昭公身边有个忠臣,他出主意说,我们先做出挟持国君的

样子,表示这次行动是我们策划的,和国君无关。然后我们

再丢下国君,逃亡出国。

这个人认为,季平子毕竟也是国君的臣子,他不敢拿国君怎

么样,相反为了挽回声誉,以后还会格外对国君好。

如果是战国时代,这个方案当然纯属搞笑。但在春秋末期的

鲁国,对鲁昭公个人而言,此时恐怕还真是最优解。

但鲁昭公说:“余不忍也。”于是鲁昭公就带着以臧昭伯为首

一群参与行动的老贵族,去鲁国历代先君的墓前辞行,表示

儿孙不孝,今后不能来祭拜了,然后离开,逃到齐国去了。

墓前祭拜这个过程,当然是挺耗时间的,但季平子他们并没

有抓紧这段时间过来抓人。

这说明三桓击败了鲁昭公的军队之后,也确实是不知道该拿

国君怎么办。对照一下三国时期,曹魏的皇帝曹髦讨伐司马

昭,司马昭手下的人喊一声:“司马公豢养汝等,正为今日!”

于是就有人冲上去把皇帝捅穿了。这时候,三桓方面没人敢

喊这么一嗓子,更没人敢对鲁昭公动手。

相反,发现国君要走,大家可能还如释重负,你就走吧,一

别两宽各生欢喜,省得留在国内,我们也不知道拿你怎么办

好。

让人比较奇怪的是,孔子也跟着鲁昭公跑到了齐国。

孔子流亡

《论语》和《史记》没有说孔子到齐国的原因。有人认为他

是忠于鲁昭公,所以跟着国君跑。

但春秋时代,流行的主要还是“我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

这样的价值观。卿大夫是国君的臣子,要忠于国君;士人给

卿大夫做家臣,要忠于卿大夫。士人忠于国君,属于越级。

孔子并没有忠于鲁昭公的义务,不过按照孔子是臧氏家臣的

假设,那他到齐国倒是理所当然的了。

臧家的宗主臧昭伯,是这次冲突里鲁昭公最重要的支持者,

臧昭伯说的“此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和孔子说的“八佾舞于

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也好像是一唱一和。

所以有可能是,臧昭伯保着鲁昭公逃亡,孔子也就加入了流

亡者队伍。

原来孔子级别太低,对大贵族只能仰望。而流亡之中,他可

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可以决定普通人命运的鲁国君臣,用当

时的话说也就是“君子”们,究竟是怎样一种德行。

按情理推想,开始逃亡的时候,三十五岁的孔子,内心大概

也是有点作为一个忠臣的悲壮感的。

但是,悲壮感很快就会破灭,变成荒诞感。

臧昭伯召集流亡者,要大家一起盟誓,盟书是这么写的:

“戮力一心,好恶同之。信罪之有无,缱绻从公,无通外内。”

(《左传》)

同心合力,好恶一致,不论有罪无罪,坚决追随国君,不要

和国内的人串通消息。

前面的话还好说,“不要和国内的人串通消息”是什么意思?

要想帮国君回家,不就得在国内找人接应吗?

道理很简单,现在这种局面,鲁昭公要是还想回国,有两种

方式:

一种是,在晋国、齐国这些外国势力的帮助下,武装打回鲁

国去,灭掉季氏,把鲁昭公送回国君的宝座。

一种是,和国内的人谈判,让鲁昭公和季平子和解,然后回

国。

前一种回国方式,对鲁国的伤害会比较大,毕竟先要被外国

军队蹂躏一轮。但对臧昭伯这些流亡者来说,很好。因为季

氏被干掉,他们就是鲁国的当权派了。

后一种回国方式,却是臧昭伯绝不能接受的。因为季氏和鲁

昭公达成表面上的和解之后,也许不会拿鲁昭公本人怎么

样,却一定会翦除鲁昭公的党羽。以这种方式回国,将来自

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干脆让国君回去,臧昭伯这些人自己留在国外行不行?也

不行。现在齐国对鲁昭公一行热情款待,是因为鲁昭公对齐

国来说是一张牌,有利用价值。国君一旦回国,臧昭伯他们

对齐国来说可没什么用,日子马上就会难过。

臧昭伯他们是有多不能接受

文档评论(0)

mom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