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沟通概述PPT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沟通

沟通的定义01目录沟通的基本模型02沟通的要素03沟通的方式04第一章沟通概论沟通中的障碍05有效沟通的策略06

第一章沟通概论-4-1.明确沟通的定义;2.正确认识沟通的含义;3.了解沟通的基本过程、方式和要素;4.识别沟通的障碍;5.掌握克服沟通障碍的策略。学习目标

第一章沟通概论一起由沟通不畅引起的事故A公司承担国家粮食中转、储备任务。2017年9月15日上午,储运部储运科机械二班司机孙美珍正在驾驶18号吊车作业,8点半左右,当吊至第三关时,吊车吊臂突然发生倒塌事故。事故发生后,公司保卫部门立即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14日上午,18号吊车司机朱九妹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吊车滑轮不好,将该情况报告给当班的机械一班班长孙华兴,孙华兴随即打电话向设备科报修,并将“18号吊车换变幅滑轮”写在机械班“机械交接簿”上。设备科机修工潘卫军接到报修任务后,对该吊车进行修理,当拆下吊车保险片时,又接到科室其他任务,随即中止了修理,并电话通知储运科该吊车修理尚未结束。第二天,机械二班接班作业,班长陈敏红在不明18号吊车报修的情况下,安排司机孙美珍作业,从而造成倒塌事故。引导案例

第一章沟通概论在这起事故中,每个环节都存在沟通不畅问题。设备科修理工在中止修理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或加挂警示标志,留下安全隐患。机械一班班长孙华兴,在吊车修理中止后,未发现吊车隐患,现场监管不力;在交班时,未将吊车修理未结束这一信息醒目、清晰、准确地传递,交班不清。机械二班班长陈敏红,在不明18号吊车的情况下,盲目派工,造成事故。吊车司机孙美珍,工前检查不仔细,未及时发现吊车隐患。根据公司规定,“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对机械情况不明或调配不当所发生的事故,机械班长应负直接责任”,因而按照接班流程,机械二班班长陈敏红对该起事故负主责;在修理流程、交班流程、作业流程中,如果安全措施到位,排除隐患,该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而修理工潘卫军、机械一班班长孙华兴、吊车司机孙美珍对该起事故负次要责任。分析这起事故,不难发现,原因有许多,但主要的原因是沟通不畅。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缺乏沟通或沟通失败而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引导案例

第一章沟通概论在宽敞明亮的机舱内,笑容甜美的空姐小李推着餐车缓缓走来,她一边送餐,一边询问:“先生,您是吃米饭还是吃面?”生性爽直的王先生回答:“要米饭。”小李接着问邻座的刘先生:“先生,您要饭还是要面?”刘先生愣了一下,面带愠色大声回答:“要饭!”话音刚落,周围的乘客便哑然失笑:“我们也要饭!”见此情景,小李的脸颊上顿时浮现出羞赧的红晕……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语义理解差异也会导致沟通不畅。导致沟通不畅或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差异、语义理解差异和沟通方式差异等。上述例子也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是沟通?沟通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沟通过程究竟涵盖哪些要素?沟通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这些正是本章将要着重讨论的。引导案例

沟通的定义01

-5-第一章沟通概论——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沟通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都是沟通的主体,信息发送者同时也是信息源。信息沟通可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为媒介,沟通的内容除了信息传递外,也包括情感、思想和观点的交流。

-18-沟通不是太难的事,我们不是每天都在进行沟通吗?只有当我想要沟通时,才会有沟通。我告诉他了,所以我已和他沟通了。观点1第一章沟通概论——沟通的定义人们对于沟通的理解和认识多种多样,但大多缺乏对沟通含义的完整认识。例如:观点2观点3

第一章沟通概论——沟通的定义持第一种观点者认为,我们天天都与人打交道,这是家常便饭,难在何处?然而,正是因为把沟通看得过于简单而忽视了其复杂性和难度,在处理沟通问题时,容易简单化,不做充分准备,因此沟通失败也就在所难免。持第二种观点者认为,只要我告知对方了,就完成了我的沟通任务,至于对方是否理解我的意思,产生怎样的结果,都与我无关。正是这种观点导致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事与愿违的事情时有发生,与此相关的抱怨随处可闻。殊不知,沟通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当听众正确理解了信息的含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持第三种观点者认为,只要我默不作声,就没在沟通。事实上,我们知道,沟通除了语言的,还有非语言的。当一位演讲者站在台上时,他并没有想传递“我感到紧张”这一信息,但观众从他急促地搓着手、眼睛不时地看天花板等紧张的神态中,就能够清晰地获得这一信息。

第一章沟通概论——沟通的定义简单地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