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55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北方化工公司配套污水处理站“4.24”中毒事故*厌氧池底部污泥中含有硫化氢,致使硫化氢在厌氧池中聚集,在没有对厌氧池进行完全置换、未对厌氧池气体含量进行检测、未履行进入受限空间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员工进入厌氧池内工作晕倒,其他员工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海南蔚林橡胶公司“3.18”中毒事故*2015年3月18日,海南省儋州市蔚林橡胶公司组织进行橡胶废水池清洗作业,1名员工在废水池中作业时突然晕倒,其他2名员工和闻讯赶来的厂长先后下池救人,最终导致3人中毒死亡。海南蔚林橡胶公司“3.18”中毒事故*对受限空间认识有误,认为敞开式的池子不属于受限空间,更不会导致人员中毒。没有对员工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方面的安全培训,员工没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不知道受限空间存在的中毒窒息风险,也未采取任何通风、检测、防护等措施盲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2013年7月25日14:30左右,承包商山东鲁宜建安有限公司5人到社区2号污水泵房污水沉淀池进行清淤准备。社区质检员王某到现场检查安全防护情况,因现场安全措施未到位,对施工负责人于庆海说:“天气炎热,无安全绳,措施不到位,禁止施工,整改后再干”。质检员离开后,15:30左右施工队伍擅自进行施工,施工人员于俊卫在未系安全绳的情况下,下池清理杂物,还没有下到池底,就喊“不行,我要上去”,但他没有抓住梯子和绳子,随即掉入水中。于庆海见状立即下去救人,于敏敏和孙云良也相继下去施救。他们三人下去之后,一起托起于俊卫,很快他们三人也出现中毒症状,倒在污水中。见此情况,地面施工人员张兴敏在喊话让他们抓住绳子未果的情况下,就立即呼喊旁边电动车店主拨打119求救电话。4人送往滨海医院进行抢救,经抢救医治无效死亡。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1)集水池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夏季天气闷热,气压低,集水池井下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性高,易造成下井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或窒息现象。(2)现场作业人员未按下井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作业一是于某某等现场作业人员未配备专业防护设备和用品,包括气体检测仪、强制通风设备、悬挂双背带式安全带、隔离式防毒面具;二是未进行现场检测和强制通风,下井时未系安全绳等。(3)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3名作业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相继下到集水池底部施救,造成硫化氢急性中毒,溺水死亡,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限空间是指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槽车、管道、烟道)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有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有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存在缺氧窒息、气体中毒或火灾爆炸等危险,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二、认真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在发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任务时,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的资质和历年安全生产施工情况;要督促施工企业在每次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进行风险辨识和制定不同施工阶段或施工环境的方案,并报发包单位备案。同时要落实懂行、有责任心的人员进行巡回检查。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二、认真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没有办理作业许可证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作业负责人员、监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不断修改、完善。要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当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油田某社区“7.25”中毒溺水事故*三、加强教育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的

文档评论(0)

消防与安全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消防设备、消防安全、生产安全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