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6页
食品销售企业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我公司在食品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食品销售、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或伪造健康证明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2.员工未按规定穿戴清洁工作服、发网及防滑鞋靴,头发外露或佩戴饰品进入加工区域。
3.员工在未洗手消毒的情况下接触裸露食品,或在加工区域吸烟、饮食。
4.员工违规使用非食品级润滑剂对设备进行保养,造成食品污染风险。
5.员工未严格执行烹饪工艺参数,导致食品未烧熟煮透或过度加工。
6.员工在专间操作时未佩戴口罩,或擅自拆除温湿度监控设备。
7.员工未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或异物混入事件,隐瞒安全隐患。
8.员工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操作机械设备时反应迟缓。
9.员工未对营养素称量进行双人复核,导致小料添加量错误。
10.员工在有限空间作业前未检测有毒气体浓度,未落实通风措施。
11.员工未定期验证消毒剂浓度,使用失效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杀。
12.员工在冷冻解冻过程中未控制温度,导致原料变质或微生物超标。
13.员工未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或留样量不足、时间不够。
14.员工在备餐环节未对分装工具进行清洗消毒,直接接触成品。
15.员工未落实晨检制度,带病(如发热、腹泻)上岗操作。
16.员工擅自更改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或剂量,未按GB2760标准执行。
17.员工未规范处理废弃油脂或化学消杀剂,随意倾倒至下水道。
18.员工在虫害防治时未佩戴防护装备,误用杀虫剂污染食品。
19.员工未对外包清洁人员进行监督,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加工区。
20.员工在食品冷却环节未采取快速降温措施,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等。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冷藏库密封条老化破损,温控设备失效,无法维持低温储存条件。
2.燃气管道接口松动未定期检漏,存在易燃易爆风险。
3.油炸设备未安装自动控温装置,油温超标引发燃烧风险。
4.金属探测器灵敏度不足,未能有效识别混杂的金属异物。
5.通风排气扇油污堆积严重,未定期清理引发火灾风险。
6.洗碗机洗涤剂浓度过高或过水不彻底,导致餐饮具残留化学物质。
7.专间内空气净化系统滤网堵塞,微生物超标未及时处理。
8.冷库堆垛过高未设防倒架,货物倒塌堵塞逃生通道。
9.照明设施未使用防爆型灯具,电线裸露引发触电隐患。
10.食品输送带未设置防脱落装置,工用具生锈或脱落碎屑。
11.蒸汽锅炉压力表未定期校验,超压运行导致爆裂风险。
12.配电箱未安装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
13.留样冰箱未专用或未定期清洁,样品与日常食品混放。
14.刀具、砧板等工用具混用,生熟不分导致交叉污染。
15.供水管道与其他非食品用水管道未完全分离,存在水质污染风险。
16.排水系统未设置水封装置,异味反窜至加工区域。
17.冷冻设备测温装置失效,实际温度与显示值偏差过大。
18.消毒柜未定期维护,紫外线灯老化无法杀灭致病微生物。
19.库房防潮设施损坏,原料受潮霉变未及时处理。
20.通风口未加装防虫筛网,外部飞虫侵入加工区等。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车间顶棚冷凝水滴落至裸露原料,造成微生物污染。
2.垃圾桶数量不足且无盖,专间未使用脚踏式或感应式容器。
3.卫生间排水管直通加工区,污水溢流污染食品。
4.原料仓库与化学品库房未隔离,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5.地面裂缝未修补,积水滋生霉菌及滑倒风险。
6.空气净化系统进风口靠近垃圾处理区,吸入污浊空气。
7.备餐场所未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每餐次消毒不落实。
8.厂区绿化植被靠近原料堆场,吸引鼠类啃食包装材料。
9.暴雨季节未疏通排水沟,积水倒灌至加工区入口。
10.专间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未封闭,防虫设施缺失。
11.清洁工具存放区未分区管理,拖把与食品原料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版《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全).docx
- 2025版《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年《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年《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年《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全).docx
- 2025年《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年《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年《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全).docx
- 2025版《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年《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食品馅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年《食品馅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挂面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pdf
- 2025版《集中用餐单位食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pdf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