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一季报分析:回归基本面,产业债行业有哪些变化?.docx

年报、一季报分析:回归基本面,产业债行业有哪些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各行业年报与一季报表现如何? 5

(一)整体情况分析:盈利水平整体有所下降 5

(二)行业表现:少数行业营收与净利润正增长,多数行业经营净现金流增长 6

(三)连续亏损与扭亏为盈主体情况 8

二、重点行业财务分析:地产、煤炭、钢铁 9

(一)地产行业:行业仍在筑底阶段,重点关注1-2y央国企投资机会 9

1、基本面情况:稳地产政策发力,去库存政策效果逐渐有所显现 10

2、财务指标表现:盈利水平持续承压,短期偿债能力下降 10

3、投资策略:关注1-2年期隐含评级AA及以上央国企 12

(二)煤炭行业:景气度有下行压力需持续关注,当前可适当下沉 13

1、基本面情况:供应充足但需求疲软,煤炭价格震荡回落 13

2、财务指标表现: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短期偿债能力下降 14

3、投资策略:1-2yAA主体可适当下沉,中高等级主体可拉长久期至3y 15

(三)钢铁行业:行业供给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谨慎下沉 16

1、基本面情况:行业供给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行业仍处于探底阶段 16

2、财务指标表现:盈利水平持续承压,一季度边际好转 17

3、投资策略:弱资质主体谨慎下沉,关注1-2yAA+品种 18

三、风险提示 19

图表目录

图表1 产业债主体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分布情况 6

图表2 产业债主体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布情况 6

图表3 各行业2024年与2025Q1营业总收入及同比变化情况 6

图表4 各行业2024年与2025Q1净利润及同比变化情况 7

图表5 各行业2024年与2025Q1资产负债率及同比变化情况 7

图表6 各行业2024年与2025Q1经营净现金流及同比变化情况 8

图表7 各行业2024年与2025Q1财务指标表现 8

图表8 当前存续债规模15亿以上连续3年亏损主体概览 9

图表9 2024年由连续两年及以上亏损转盈利主体概览 9

图表10 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个人按揭贷款增速 10

图表11 房地产开工、竣工及销售情况 10

图表12 7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增速 10

图表13 70城二手住宅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增速 10

图表14 地产行业主体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11

图表15 地产行业主体净现金流情况 11

图表16 地产行业主体资产负债率情况 12

图表17 地产行业主体短期债务情况 12

图表18 当前存续债规模Top50房企收益率与主体概览 13

图表19 煤炭行业供给端表现 14

图表20 煤炭行业价格与库存表现 14

图表21 煤炭行业主体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14

图表22 煤炭行业主体净现金流情况 14

图表23 煤炭行业主体资产负债率情况 15

图表24 煤炭行业主体短期债务情况 15

图表25 当前存续债规模15亿以上煤企收益率与主体概览 16

图表26 钢铁行业产量、库存、价格表现 17

图表27 钢铁行业主体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17

图表28 钢铁行业主体净现金流情况 17

图表29 钢铁行业主体资产负债率情况 18

图表30 钢铁行业主体短期债务情况 18

图表31 当前存续债规模Top30钢企收益率及主体概览 19

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下,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序出台,加大逆周期调节,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明显缓释,全年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有待进一步稳固,外部扰动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各行业经营情况表现有所分化,今年中航产融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宏观经济偏弱环境下对发债主体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各行业2024年年报以及

2025年一季报表现,观察各行业主体经营情况,助力投资者更好地挖掘信用债超额收益。

本文选取已存披露年报的产业债主体,在此基础上剔除第一大股东为发债企业、持股比例超50%且与发行人处于同一行业的发债子公司,以避免报表合并重复计算的影响,最终选取1243家无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产业债发行主体进行观察。观察一季报表现时仅选取有披露一季报的主体,与年报观察样本存在一定差异。

一、各行业年报与一季报表现如何?

产业债发行主体经营整体承压,行业表现分化,年内关注稳增长政策发力下主体基本面改善情况。2024年产业债主体营业总收入、净利润整体水平同比均有所下降,亏损企业占比由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21%,其中少数行业营收与净利润正增长。披露一季报产业债主体2025Q1营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