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聊城市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民俗与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各族优秀儿女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2024年底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始成为世界的“非遗”。从易学与美学的角度看,春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最广泛地承载着中华文明“和”“美”的理念,最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基因——追求中和之美。春节成为世界的“非遗”,也标志着中华文明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和平”“家庭和睦”“人神同庆”“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中正和谐”等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了更广泛的价值认同。
根据《尚书》记载,为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尧帝分别派人观察星象、气象和物候,结合日夜长短确定四季的起始时间;同时也规定了闰月调整的方法,以确定每年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颁布《太初历》,确定用夏正,即以沿用夏历正月朔日(初一)为岁首。《太初历》确立孟春正月为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一直沿用至今。确立正月为岁首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也就有了沿用至今的“春节”说法。
既然四季都有节,为什么春节最重要呢?这与易学思想相关。易学史在商末周初出现重大转折,标志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相传周文王被囚禁在今河南安阳羑里城期间,重新推演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并创作《易经》文本,确定《乾》为观卦。乾为天,为健,为尊,为元,为首,象征天体运行刚健和生生不息;《乾》卦辞“元亨利贞”配天之四德,按照《子夏易传》的说法,可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一对应。按照《易传》之《象》对“元”字的理解——“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具有元始之义,既尊大且可资始以统率天时运行。“元”对应春天,是阳气萌生奋动的时节,是崭新周期的开始,春节自然也就是最为重要的节日。
在中国,春运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选择回老家过年而造成短时间的交通紧张。为什么非得回老家过年?这是由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审美意识决定。父母所在的家,犹如北辰,是一个家的中心,因此对中心的追求和团圆的向往,促使人们即使克服千辛万苦也希望能在春节新年之前回家团聚。春节期间,人们还往往选择那些与自己关系重要的中心人物(领导、长辈、好友)进行问候和拜访,其中也体现出对“和”“美”的追求。元亨利贞,贞下起元,春节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必须通过问候和走访重新确立关系,否则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会逐渐疏远。走亲访友,其乐融融,是春节最为普遍的现象。如今受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影响,人们更多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少了,加上大部分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年味也就淡了。
对中和之美的追求,最明显的体现是敬天祭祖、礼佛拜神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礼仪、活动、美食,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疫情过后这两年,各种祭祀活动,游神、踩街、灯会,热闹非凡。在中国人的心中,无论是天神、祖先,还是佛祖、神仙,都是家的保护神,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民俗信仰。在闽南地区,沿袭来自中原地区的拜神信仰,在春节前要“谢神”,要请神吃“尾牙宴”,春节后要“迎神”“贺正”,最为热闹的是正月初九日,家家户户都在给玉皇大帝“贺寿”,选用最好的供品,燃放最多的烟花爆竹,许下最美好的心愿。为天公庆生之后,外出经商、务工者才会陆续离开家乡。
春节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各地各族民众形成了吃饺子和年糕、迎送神祗、扫尘清洁、张贴春联、除夕守岁、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祭天敬祖、相互拜年、游神踩街、舞龙舞狮、写福字、燃烟花、放爆竹、猜灯谜等系列民俗,这些民俗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在宗教信仰和审美追求上的集中体现,也发挥着驱邪避害、除旧布新、祛病延年、休闲娱乐等实用功能,形成中国春节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与热闹场景。祈福是春节的仪式感,是全人类在辞旧迎新时的共同审美追求,因此春节有望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认可和高度重视的“公共节日”“文化盛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效仿我们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先,祈求来年平安顺遂、幸福安康;扫尘、穿新衣、贴窗花……用一切美好的方式辞旧迎新。
——摘选自谢金良《中国的春节,世界的“非遗”》
材料二
今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节日带来了欢乐和传统文化的盛典。春节期间,各地的传统庙会和节日文化项目,以至海外的春节庆祝活动,几乎都有“非遗”项目高调亮相。众多“非遗”不仅为增添节日气氛和文化内涵唱起“主角”,也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春节之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提出,应将春节放在我国向联合国“申遗”的首位。他认为,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每一个中国人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模拟演练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高三毕业班综合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广西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适应性检测(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模拟统一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高三下学期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考仿真卷(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考仿真卷(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