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2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2025年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2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26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任何经营场所均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这是()规定的。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刑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民法

【答案】:C

【解析】该题答案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刑法》主要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重点在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此规定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2、()是指蕴藏于事物之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景的各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事物。

A.计划

B.现实

C.可能

D.目标

【答案】:C

【解析】该题目主要考查对特定概念的理解和区分。计划通常是对工作或行动事先作出的安排,侧重于预先制定的方案,并非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潜在趋势,所以不符合题意。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是已经实现了的状态,而不是潜在未实现的东西,因此也不正确。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与题目描述相符合。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强调的是一种期望达成的结果,与潜在尚未实现的种种趋势这一概念不同,所以也不准确。综上,正确答案所描述的是“可能”。

3、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是对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由此可见

A.只要工作成绩突出,其他的都可以忽略

B.工作实绩是最重要的,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

C.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德”才是最重要的

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是同等重要的

【答案】:B

【解析】题目提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是对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且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这意味着考核并非只看单一方面,而是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同时工作实绩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考核全面性来看,不能只关注工作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所以并非只要工作成绩突出,其他的都可以忽略。对于“德”,虽然它是考核的一部分,但题干明确重点是工作实绩,所以“德”不是最重要的。又因为重点是工作实绩,所以德、能、勤、绩、廉并非同等重要。而工作实绩是重点,同时又不能忽视德、能、勤、廉等其他方面的考核,所以工作实绩是最重要的,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4、小红通过微信转账向房东支付了5000元房租,这体现了下列哪种货币职能?()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答案】:C

【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价值和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职能,通常表现为商品标价,小红转账付房租并非体现货币衡量价值大小,不涉及价值尺度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而小红转账是用于支付房租,并非退出流通领域保存起来,不体现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小红通过微信转账向房东支付5000元房租,这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因为房租是延期支付的,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其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小红付房租并非即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换,不体现流通手段职能。综上所述,本题体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5、李某见王某轻生落水,随即跳下去将其救上岸,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救助。后王某被抢救成功,但在救助过程中其一根肋骨被压断。事后,王某要求李某赔偿医治断骨所需费用。下列关于李某是否应为王某压断的肋骨承担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应该承担,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李某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

B.不应该承担,因为生命权比健康权更重要

C.应该承担,因为无法排除李某是故意报复王某

D.应该承担,李某是直接侵权人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来判断李某是否应为王某压断的肋骨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旨在鼓励人们在他人处于紧急危险状态时积极实施救助,消除救助人的后顾之忧。在本题情境中,王某轻生落水,李某见此情况随即跳下去救其上岸,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救助,这属于典型的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虽然在救助过程中导致王某一根肋骨被压断,但这是在紧急救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5****43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vvvvvvv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