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DB1409T 61-2025.docx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DB1409T 61-2025.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97.195CCSY88

1409

州市地方标准

DB1409/T61—202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

2025-06-12发布2025-09-12实施

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09/T61—2025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特色 2

5工艺流程 2

6制作要求 3

7质量要求 6

8传习 6

9保护 7

参考文献 8

DB1409/T61—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忻州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XZS/TC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定襄县河边雅艺轩制砚厂、定襄县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中心、山西指南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定襄县文化和旅游局、忻州市忻府区碑林刻制部、定襄县雕刻艺术协会、定襄县祥龙石砚厂、定襄县文沱砚台厂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惠东存、李灯芳、杨梦瑶、巩志平、杨向东、赵丽萍、刘晓辰、王鑫、郁鸣钢、樊婧、亢志刚、赵建伟、曲秀伟、徐福堂、兰茂林、贺未婵、薄培文。

DB1409/T61—2025

III

引言

五台山石砚简称台砚,又名文山石砚,文砚,段砚(据方晓阳,王伟,吴丹彤所著《制砚·制墨》所列:见诸古代文献与文物的名称“文石砚”;见诸近现代文献与实物的,称“五台山石砚”、“段砚”、“五台山砚”)。

石砚所用原材料(砚石)为“五台文山石”,因取材于五台山脉的文山(亦有文献称为“段亩山”,位于定襄县河边镇河边村东)及周边而得名。“五台文山石”具有独特的地质及材料属性,岩性为紫、黑、绿色板岩,含矿岩层为:“元古代滹沱群”(据宋晓媚,张震主编的《文房之宝——砚》所列“古今砚石一览表”)。材料质地细密而硬朗,属罕见的优质制砚石材。

《定襄县志》载:“本县最早的工艺美术制品业是石雕业。清代和民国时期……特别是河边的制砚业,名声更盛。《中国实业志》记,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河边村有制砚户12户,从业人员35人,年产石砚31800盒,产值12720元(银元)”。

1952年,当地出土了明万历年间所制的五台山石砚“犀牛望月砚”,证明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年代久远,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形成了成熟的石砚雕刻技艺。

优质制砚石材和传承悠久的独特雕刻技艺,造就了五台山石砚独有的高品质。造型古朴,色泽丰富;红紫黑绿各呈其彩,质坚而细腻,色美而精致;其中紫色冰纹砚尤为典雅高贵。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吴山著)载:“段亩山石色有红、紫、黑、绿四种,以紫、黑、绿者为最佳。石质坚实、细腻,有天然纹理,如晶似玉,研磨发墨快,发泽保湿,润笔生辉。紫色石,黑里透红,质地纯净,所制文砚,古色盎然;黑色石,磁实纹细,敦厚古朴:绿色石,晶莹透亮,有水波浮云花纹隐现石上,极为美观”。

2011年6月,“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在“传统技艺39Ⅷ-11砚台制作技艺”);2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传承人。

2023年,忻州市忻府区碑林刻制部被认定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砚台制作技艺(石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保护单位;1人被认定为传承人。

本文件旨在规范五台山石砚的制作流程和雕刻技艺,为完整保护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地域文化特色、艺术技艺水平提供标准化依据,助力传承优秀传统技艺,弘扬地方文化品牌。

DB1409/T61—2025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台山石砚的术语与定义、特色、工艺流程、制作要求、质量要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台山石砚雕刻技艺”的传习与保护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五台文山石为原材料,经特定工艺制作的五台山石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