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政策的决策模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年3月河北学刊

Heb贰Acade“cV。1.24No.2

第24卷第2期J。umal

…㈨一,一一一:一躲籍f!=j掰。::;,i

攀馥i攀纂i囊囊糕糍

中国农村政策的决策模型分析

顾六宝,朱长存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政策是在一定的决策机制下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各个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最终决定着政最的状态。泰文利

用利益集田理论建立了一个政府农村政策的决簋模型.解释并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偏向”政策。以及“三农”问题的形成和难

以解决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农村集团的力量.以改变一边倒的利益集团力量对比。

一种均衡的利苴集团格局.不仅有刺于农村集田,并且有利于整个社台经济持久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城市利益集团。

[关键词]农村政麓;利益集团;决策模型

(作者简介】顾六宝(1955一).男.河北省阜平县人,经济学博士.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03一lo一18

f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l(2004)02—0187一06

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LlDton,1977;RobmBat∞,1981)o“。另一种理论则着

注.相关的研究资料浩如烟海,提出的建议也数不胜眼于发展战略,即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坚信,工业部

数。从相关文章看,其思路大多是首先设立农村政策门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催化剂,而对农业征税可以为工

的规范性标准,然后指出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而,这种研究并不能解释目体到中国情况,林毅夫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管制

前农村改革的停滞及有效的农村政策的“难产”。在措施的设计服从于一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政府为支撑

“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某些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产业,必须对经济体系进行强

重要环节。即政策形成机制。缺乏对政策形成机制的有力的干预口1;蔡肪、杨涛则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的

认识。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三农”问题的关键。本城市偏向政策是由特定的超越战略造成的.而改革后

J。

文拟从中国农村政策的形成机制角度,建立一个中国的城市偏向政策则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1

农村政策的决策模型,进而深入分析这一问题。关于城市偏向政策的两种懈释,实际上并不属于

一个层次。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种政策,歧视农村政

一、分析框架

策的形成不可能通过另一种政策来得到根本解释。

五十多年来的国家政策趋向表明,城市偏向政策政策的制定和形成过程远不是某个主体觉得应该怎

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城乡差距以及么办就怎么办的问题,而是社会中各利益集团相互冲

“三农”问题的严峻与这种偏向政策有着因果关系。突和博弈的结果。各个利益集团为各自的特殊利益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调整和改变这种政策,而都力图影响政府决策,而各个利益集团力量的大小决

调整和改变政策又必须从这种政策的形成机制入手。定了他们对政府决策的不同影响力。因此可以说,制

文档评论(0)

139****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