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线作业:第13次测评作业【任务测评】*氨合成宏观
动力学过程⑴外扩散——以浓度差为推动力,N2与H2从气相向催化剂表面扩散;⑵内扩散——以浓度差为推动力,N2与H2从催化剂外表面沿催化剂孔隙向内表面扩散,达到催化剂内表面的活性中心;⑶吸附——在催化剂内表面的活性中心选择性吸附N2与H2(控制步骤);⑷表面反应——N2与H2进行反应生成产物NH3;一、氨合成基本原理⑸脱附——生成的NH3从催化剂活性中心上脱附;⑹内扩散——催化剂内表面的NH3向外表面扩散;⑺外扩散——以浓度差为推动力,NH3向气相主体扩散。氨合成宏观动力学过程一、氨合成基本原理催化反应微观过程一、氨合成基本原理机理二:大颗粒的催化剂内扩散路径长,小颗粒的路径短,所以在同样温度下大颗粒可能是内扩散控制,小颗粒可能是化学动力学控制。机理一:气固相催化反应是表面反应控制还是扩散控制取决于条件,低温时可能是动力学控制,高温可能是内扩散控制。氨合成催化反应控制步骤分析一、氨合成基本原理微观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方程氨合成反应机理研究了几十年,提出过许多模型,目前仍不统一。较为普遍被接受的机理:反应大概经历以下基元步骤:N2+[K-Fe]N2[K-Fe]氮分子被吸附N2[K-Fe]2N[K-Fe]解离2N[K-Fe]+H22NH[K-Fe]与氢气反应2NH[K-Fe]+H22NH2[K-Fe]2NH2[K-Fe]+H22NH3[K-Fe]2NH3[K-Fe]2NH3+[K-Fe]氨分子脱附由此机理导出动力学方程一、氨合成基本原理式中k1、k2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实验常数,工业条件下一般??0.5。?动力学方程一、氨合成基本原理1、温度:T↑,v↑,存在最佳温度Tm。最佳温度值由组成、压力、催化剂性能决定。2、压力:P↑,v↑。3、氢氮比r:反应初期r=1,v较大;接近平衡时,r逐步增大至3v较大。4、惰性气体:yi↓,v↑。5、内扩散的影响:催化剂颗粒粒径。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一、氨合成基本原理6、空速:空速如增加,生产强度提高。空速大,阻力大,功耗大。新鲜气量一定时,空速增大通过增加循环气量实现。循环气量过大,产生不能维持“自热”的问题。一般空速值:30MPa,20000~30000h-115MPa,10000h-1。一、氨合成基本原理最佳温度的影响因素内扩散的影响一、氨合成基本原理活性组成:Fe3O4(Fe2+/Fe3+?0.5)促进剂为:K2O,CaO,MgO,Al2O3。SiO2,Al2O3的加入可生成合金FeO·Al2O3,其结构与FeO·Fe2O3相似,使Fe3O4分布均匀,催化剂还原后,使催化剂表面积增大,活性增加。二、氨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组成MgO的作用:与Al2O3类似,有增强催化剂抗毒能力、保护、延长寿命等作用。CaO的作用:降低熔融物的熔点和粘度,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K2O的作用:使催化剂的金属电子逸出功降低,虽然减少了催化剂的表面积,但活性却增大。二、氨合成催化剂氨合成
催化剂性能1、化学性能黑色、有金属光泽、带磁性、不规则固体颗粒。受潮析出钾盐后活性下降。中毒物质:CO、CO2、H2O、油类、硫化物。硫、磷、砷等引起永久性中毒。2、物理性能密度7.4堆积密度2.9-3.0比表面20m2/g孔隙率0.4左右二、氨合成催化剂催化剂的型号及性能指标氨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催化剂的使用使用前还原还原反应机理Fe3O4+4H23Fe+4H2O-149.9KJ/mol二、氨合成催化剂1、温度:按还原初期,主期,末期,轻负荷养护期调整。温度过高,晶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少。2、压力:缓慢升压。最终压力要稍低于正常生产过程压力。一般控制在10~20MPa。还原控制条件二、氨合成催化剂3、空速:空速大有利于温度均匀分布,水份逸出扩散加快,但受还原温度、加热功率限制。一般10000h-1。4、气体成分:H2含量72-76%;出口水汽低于0.5~1.0g/m3还原控制条件二、氨合成催化剂还原控制条件5、催化剂还原终点:累计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