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肿瘤靶向治疗 MDT 医学查房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靶向治疗时代,MDT为何是“刚需”?

演讲人

01

前言:靶向治疗时代,MDT为何是“刚需”?

02

病例介绍:一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400天靶向之路

03

护理评估:从“症状”到“人”的全景扫描

04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的“问题清单”

05

护理目标与措施: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闭环

0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靶向治疗的“安全红线”

07

健康教育: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

08

总结:靶向治疗的温度,在MDT的细节里

目录

2025肿瘤靶向治疗MDT医学查房课件

(站在查房主讲人视角,手持病例夹,目光扫过参会的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护理部、药学部同事,语气沉稳而带着温度)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的MDT查房聚焦“肿瘤靶向治疗”——这个让无数晚期患者重燃希望的领域。作为从业12年的肿瘤专科护士,我仍记得2018年第一次参与EGFR突变肺癌患者靶向治疗随访时的震撼:那个被判定“生存期不足6个月”的大姐,用了三代TKI后,如今已带瘤生存6年,上周还来科室给新患者分享抗癌经验。这就是靶向治疗的魅力,但它从不是“单打独斗”的奇迹,而是多学科协作(MDT)、精准评估、全程护理的系统工程。今天,我们以一例真实病例为线索,从诊疗到护理,抽丝剥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可复制的临床思路。

01

前言:靶向治疗时代,MDT为何是“刚需”?

前言:靶向治疗时代,MDT为何是“刚需”?

(点击PPT,展示2024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2025年的肿瘤治疗,已进入“精准靶向+免疫联合”的深水区。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高发肿瘤中,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占比超40%,靶向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较传统化疗提升30%-50%,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8-12个月。但光鲜数据背后,是“精准”带来的挑战:靶点检测的准确性、药物选择的个体化、副作用管理的精细化,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窗口。

MDT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以我们科室为例,近3年通过MDT模式管理的靶向治疗患者,药物调整及时率从68%提升至92%,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18%,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25%。今天的查房,我们将重点呈现“护理”在MDT中的角色——不是被动执行医嘱,而是从入院评估到随访全程参与,与医生、药师、心理师共同织就“治疗-支持-预防”的安全网。

02

病例介绍:一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400天靶向之路

病例介绍:一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400天靶向之路

(切换病例页,展示患者基本信息、影像资料、基因检测报告)患者王XX,女,58岁,退休教师,2023年10月因“间断性干咳3月,痰中带血1周”入院。既往体健,无吸烟史,女儿陪同就诊时反复强调“我妈连油烟都很少碰,怎么会得肺癌?”

诊疗经过:

初诊:胸部CT示右肺上叶占位(3.5×4.2cm),纵隔淋巴结肿大;PET-CT提示右肺高代谢灶(SUVmax8.9),肝S4小结节(SUVmax3.2)。

病理:经皮肺穿刺活检,腺癌(腺泡型为主,PD-L1表达1%);基因检测(NGS)示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丰度42%),无ALK、ROS1等融合,T790M阴性。

病例介绍:一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400天靶向之路

分期:cT2bN2M1a(肝转移),IVA期。

治疗决策(MDT讨论):因PD-L1低表达,排除免疫单药;EGFR敏感突变,首选一代TKI(吉非替尼),同时请影像科评估肝转移灶是否寡转移(结论:单发病灶≤1cm,建议暂不局部治疗,观察靶向疗效);药学部审核用药禁忌(无肝肾功能异常,无P450酶强抑制剂合用)。

疗效评估:用药2个月,胸部CT示原发病灶缩小至1.8×2.1cm(PR),肝转移灶消失;用药6个月,脑MRI提示左侧顶叶小结节(0.8cm),考虑脑转移(靶向药血脑屏障通过率低所致);MDT再次讨论,升级为三代TKI(奥希替尼),同步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现状:目前用药10个月,脑病灶稳定(0.5cm),无新发转移,生活质量评分(ECOG)1分,可自行买菜、做饭。

03

护理评估:从“症状”到“人”的全景扫描

护理评估:从“症状”到“人”的全景扫描

(翻看病历本,指尖划过护理记录页)对靶向治疗患者的护理评估,绝不是简单的“测血压、问痛不痛”,而是要像剥洋葱一样,逐层挖掘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需求。就王阿姨而言,我们的评估分三个阶段:

治疗前评估(用药前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