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6年统编版高中语文(2019)必修上册.docxVIP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6年统编版高中语文(2019)必修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年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本文的比喻、通感、动词使用、叠音等修辞手法,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技巧。

2.品味文章语言,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赏析语句,学习本文中出现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这是周国平说的一段话,那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吧!

(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民主主义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给朱自清带来极大的震撼,使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也有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欧游杂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四、解题,展示散文的文体特点

①即使没有《荷塘月色》,清华园里的荷塘也真实地存在着或存在过。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的差别。

②散文不尚虚构。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闻、心所能感。在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换言之,《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过,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

③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五、鉴赏散文的技法

第一:抓住关键词语,驱遣自己的想象,用想象去丰富文句的内涵。

第二:抓写作技巧,比如修辞手法。

(明确技法,让学生用方法去解读文段)

六、重点赏析文章第四、五自然段

思考:

1.作者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象?又是如何写的?找到你感触比较深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

1)荷叶---比喻“亭亭的舞女的裙”(舒展、柔美)

2)荷花---拟人“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含苞待放)

---比喻(博喻)“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洁白)

3)荷香---通感“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荷波---拟人“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2.月色不是实体,看得见,但是摸不着,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

1)“泻”---化无形为有形,增强画面感

2)“浮”---青雾轻飘

3)“画”---像是画在荷叶上

4)“笼”---虚幻、朦胧美“烟笼寒水月笼沙”讲解重要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

七、赏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同学们从中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明确: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