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及抗炎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品优点对胃无刺激、尤其适用老年和儿童,而且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第2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非甾体类抗炎药第2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与激素相对而言的,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其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炎症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例如:咽喉炎,关节炎,胃炎等),它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感染而引起的,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第2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吡唑酮类:羟布宗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苯并噻唑类:吡罗昔康苯乙酸类:双氯芬酸钠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分为六个结构类型:第2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吲哚美辛(消炎痛)[化学结构式]母核结构:吲哚杂环第2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理化性质]2.分子中含有酰胺键,在光照或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可被氧化成有色物质)。1.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第2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理化性质]2.分子中含有酰胺键,在室温空气中稳定;在光照或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可被氧化成有色物质)3.吲哚美辛稀碱溶液+K2CrO7溶液紫色4.吲哚美辛溶液+NaNO2绿色放置黄色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很强。镇痛活性为吲哚美辛的6倍,阿司匹林的40倍解热作用为吲哚美辛的2倍,阿司匹林的35倍药效强,不良反应少,剂量小,个体差异小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抗炎药之一。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双氯灭痛)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扶他林1.急慢性风湿性、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布洛芬(芬必得,异丁苯丙酸)[化学结构式]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人体温: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6℃,腋测法36~37℃。生理性波动﹕24小时内,下午较早晨略高,剧烈劳动或进餐后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1℃。老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风湿病的病因有哪些?1.免疫功能紊乱;2.环境因素,如风、寒、湿等;3.感染;4.创伤与劳损;5.退行性改变(老化);6.遗传因素;7.代谢障碍。风湿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哪些?1.疼痛2、压痛3.僵硬感4.肿胀5.活动障碍。祖国医学认为,风湿就是风寒湿气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致使气血远行不畅引起的肌肉关节麻木疼痛,区伸不利或肿大。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解热镇痛药1.退热作用: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2.止痛作用:特点:①钝痛②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3.抗炎抗风湿作用:减轻炎症时的红肿热痛。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解热镇痛药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苯胺类: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安乃近,保泰松有机酸类:吲哚美辛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植物来源的水杨酸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早在15世纪就有记载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838年,人们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水杨酸。1875年Buss首次将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物用于临床。水杨酸的酸性比较强(pKa3.0),即使将其制成钠盐后,对胃肠道的刺激仍比较大,因此,对水杨酸的结构改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1859年首次合成得到乙酰水杨酸,但40年后才由拜耳公司的Dreser应用于临床,改名为阿司匹林(Asprin),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6页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