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麻风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麻风病的病原体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麻风分枝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苍白密螺旋体
2.麻风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无抗酸性
B.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抗酸性
C.革兰氏阳性杆菌,具有抗酸性
D.革兰氏阴性球菌,无抗酸性
3.麻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血液传播
D.皮肤密切接触含菌分泌物
4.根据WHO简化分类法,麻风病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
A.结核样型(TT)和瘤型(LL)
B.未定类(I)和界线类(BB)
C.结核样型(TT)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D.瘤型(LL)和界线类偏瘤型(BL)
5.麻风病“狮面”特征主要见于:
A.结核样型麻风(TT)
B.未定类麻风(I)
C.瘤型麻风(LL)
D.界线类麻风(BB)
6.麻风病神经损害最常累及的周围神经是:
A.桡神经
B.尺神经
C.坐骨神经
D.股神经
7.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主要见于:
A.瘤型麻风(LL)
B.结核样型麻风(TT)
C.未定类麻风(I)
D.界线类麻风(BB)
8.诊断麻风病的“五主征”不包括:
A.皮肤损害伴感觉障碍
B.周围神经粗大
C.出汗障碍
D.毛发脱落
9.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核心药物不包括:
A.利福平
B.氨苯砜
C.氯法齐明
D.异烟肼
10.多菌型麻风(MB)的MDT疗程为: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11.麻风反应的主要诱因不包括:
A.药物治疗开始
B.妊娠
C.营养不良
D.高温环境
12.全球麻风病“消除”的标准是:
A.患病率<1/万
B.发病率<1/10万
C.患病率<1/10万
D.发病率<1/万
13.麻风病皮肤涂片查菌的常用取材部位是:
A.正常皮肤
B.皮损边缘
C.皮损中央
D.肘窝
14.麻风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皮肤斑块伴麻木
B.高热
C.关节疼痛
D.视力下降
15.麻风病接触者的重点监测内容是:
A.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
B.每月检测肝功能
C.观察皮肤和周围神经异常
D.检测HIV抗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织。
2.麻风病的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三性一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WHO将麻风病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
4.麻风反应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型,其中Ⅰ型反应与________免疫相关,Ⅱ型反应与________免疫相关。
5.麻风病联合化疗(MDT)中,少菌型(PB)的药物组合为________和________,疗程________个月;多菌型(MB)需加用________,疗程________个月。
6.麻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麻风病的诊断要点。
2.列举麻风病与常见皮肤病(如体癣、白癜风)的鉴别要点。
3.说明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意义及原则。
4.简述麻风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阐述麻风病接触者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右面部斑块伴麻木3年,右肘后包块1年”就诊。3年前无诱因右额部出现一约2cm×3cm淡红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干燥,无瘙痒,逐渐扩大;近1年发现右肘后可触及一约1cm×2cm质硬包块,无压痛,右手小指麻木感逐渐加重。查体:右额部见4cm×5cm淡红色斑块,表面脱屑,触之温度觉、痛觉减退;右尺神经(肘后段)明显粗大,直径约0.8cm,右手小指及环指尺侧痛觉消失,小鱼际肌轻度萎缩。皮肤涂片抗酸染色见大量成束排列的抗酸杆菌(BI=3+)。
问题: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分型是什么?依据是什么?(4分)
(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2分)
(3)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什么?(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FC050-Modbus通讯说明文件.docx VIP
- 《金川雪梨膏》标准文本.pdf VIP
- 2025年中国冷藏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docx
- 市政管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认证质量管理(ISO9001)手册(质量管理体系).pdf VIP
-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CB.ppt VIP
- 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pdf VIP
- 2024年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谷物播种机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