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次鸦片战争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pptxVIP

1.2第二次鸦片战争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新课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2.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主要史实。3.家国情怀: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素养目标

目录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01.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0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03.习题检测04.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一: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材料二:问:上面的表格数据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答: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很难销售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然而面对这一现象,英国人有着这样的看法: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我们要修约。必须教训中国人,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担心危及统治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忙于镇压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导火线【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为什么?会。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而已。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第一阶段:(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天津条约》:清政府——俄、美、英、法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英、法、美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侵略者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哪些国家,签订了哪些条约?内容:内容:侵略者(罪犯)主犯—英法从犯—沙俄、美国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1858年4月,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2.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1.第一阶段:

1858年1860年1856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天津条约》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换约受阻,英法再次出兵,攻陷天津、北京。《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之前的圆明园用词语形容圆明园: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抢劫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说说你对英法侵略者的认识。野蛮、贪婪、罪恶、洗劫一空

(三)火烧之后的圆明园(今天我们看到的圆明园)看着被洗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由于圆明园的物品清单在火中被毁,因此当时有多少文物已无法考证。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1905年,康有为在法国博物馆见到圆明园流失文物,不由在《法兰西游记》中写道:“中国积年积世之精华,一旦流出,可痛甚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叫作英国。——[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法]维克多?雨果夏宫:圆明园强盗:英法联军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英国大英博物馆

(四)《北京条约》的签订(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外国势力进一步扩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4)赔偿额大幅度增加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请同学们根据《北京条约》的内容,谈谈它对中国的影响。

知识拓展总理衙门的设置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