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习题课件.pptxVIP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习题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牛耕;基础达标;2.(2025威海期末)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道:“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东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A.燕齐 B.楚秦

C.秦齐 D.秦燕;3.教材素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战国时期()

A.兼并战争的残酷性

B.争霸战争的残酷性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各国竞相变法;4.(2024眉山)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5.(2025达州检测)《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怨恨)者。”出现“怨望”的原因是()

A.统一度量衡

B.鼓励耕织

C.改革户籍制度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6.跨语文学科革命家董必武曾写诗称赞都江堰:“鱼嘴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春秋时期②由李冰主持修建③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④修建在岷江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能力提升;8.教材素材(2024滨州)《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

A.商鞅制定的法律得到了百姓支持

B.商鞅侧重军事和经济改革

C.商鞅变法损害贵族利益,难以推行

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9.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体现了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与弯道来排沙和泄洪。由此可见,都江堰()

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体现了中国先民高超的智慧

D.完全借助于地势因素而建造;10.(2025扬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的变法,除了横向地移植诸夏文化的内容外,还纵向地完成时代的蜕变…??商鞅变法中的华夏化成分,带着浓厚帝国新秩序形成期的时代特色。商鞅的新政,是华夏化与法家化的双轨进行,而法家化同时是东方诸夏的变革主流。

——王健文《帝国秩序与

族群想象:帝制中国初期的华夏意识》;材料二商鞅变法是一次对秦国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他所追求的富国强兵,是以“国家本位”为基础的全面制度改革。地处西隅的秦国,通过商鞅激进、精细、系统的改革,成为一个适应了以“力”定胜负的强大的军事化国度,为秦王朝的一统奠定了基础。

——李禹阶

《战国时代新型国家体制建构的几种路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时代特征。(4分);(2)根据材料二提炼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条理清晰)(10分);(示例二)观点: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论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激发士兵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6分)因此,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文档评论(0)

胡一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