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其他食物营养价值(课件)- 《烹饪营养教程》同步教学(轻工业版).pptxVIP

第10讲 其他食物营养价值(课件)- 《烹饪营养教程》同步教学(轻工业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

其他食物营养价值;

第三节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第一节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调味品是指以各种用于烹调调味和食品加工的食物及其制品,以及各种可以改变食物味道的添加剂。

调味品除去具有调味价值之外,大多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其中有部分调味品因为使用量非常之少,其营养价值并不十分重要;但也有部分调味品构成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并对维持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调味品的选择和食用习惯往往对健康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

一、食盐

咸味是食物中最基本的味道,而膳食中咸味的来源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

钠离子可以提供最纯正的咸味,而氯离子为助味剂。钾盐、铵盐、锂盐等也具有咸味,但咸味不正而且具有一定苦味。

(一)盐的种类

按来源,可以分为海盐、井盐、矿盐和池盐。

按加工精度,可以分为粗盐(原盐)、洗涤盐和精盐(再制盐)。;

;

(二)盐的营养强化

碘盐:自1996年起我国普遍推广加碘食盐,其中每千克食盐当中加入碘20~50毫克,可有效预防碘营养缺乏。

低钠食盐:加入1/3左右钾盐,包括氯化钾和谷氨酸钾等,可以在基本不影响调味效果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量。

花色盐:加入调味品制成的花椒盐、香菇盐、五香盐、加鲜盐等产品的营养价值与普通食盐基本一致。;

(三)盐的摄入量

健康人群每日摄入9克食盐

(四)盐的味感

甜味和咸味可以相互抵消。

酸味则可以强化咸味。

;

二、酱油和酱类调味品

酱油和酱是以小麦、大豆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接种曲霉菌种,经发酵酿制而成。

酱油品种

——风味酱油:加入了鸡精、鱼露、香菇汁、香辛料等,不仅增加鲜味,也使营养价值有所提高。

——营养酱油:包括减盐酱油和铁强化酱油两类。铁强化酱油中添加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铁。

——固体酱油:是将酱油真空浓缩后再加入食盐和鲜味剂制成的产品。;

酱类包括了以豆类和面粉、大米等为原料发酵制成的各种半固体咸味调味料。

按照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以豆类为主制成的豆酱(大酱)

——豆类和面粉混合制作的黄酱

——以面粉为主的甜面酱

——以蚕豆为主的蚕豆酱和豆瓣酱

——大豆和大米制成的日本酱

——花色酱:加入肉末和辣椒的牛肉酱等。;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

酱油和酱的鲜味主要来自于含氮化合物,含量高低是其品质的重要标志。

优质酱油的总氮含量多在1.3%~1.8%之间;氨基酸态氮≥0.7%。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均具鲜味。此外,增鲜酱油中添加了0.001%~0.1%的5'-肌苷酸钠和5'-鸟苷酸钠,使氨基酸的鲜味阈值更低,鲜味更加鲜明和自然。

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酱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可达10%~12%;其氨基酸态氮与酱油中的含量大致类似,黄酱在0.6%以上,甜面酱在0.3%以上。

;

(二)碳水化合物和甜味物质

酱油中含有少量还原糖以及少量糊精,它们也是构成酱油浓稠度的重要成分。甜味成分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以及甜味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等。糖的含量差异在不同品种之间较大,从3%以下直到10%左右。

黄酱中含还原糖很低,以面粉为原料的甜面酱糖含量可高达近20%,高于以大豆为原料的大酱。

以大米为主料的日本酱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达19%左右。;

(三)维生素和矿物质

酱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B族维生素

经过发酵产生了植物性食品当中不含有的维生素B12,对素食者预防维生素B12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酱油和酱中的咸味来自氯化钠。

(四)有机酸和芳香物质

酱油中有机酸含量约2%,其中60%~70%为乳酸,还有少量琥珀酸,其钠盐也是鲜味的来源之一。

酱油的香气成分主体为酯类物质,约40种酯类,此外还有醛类、酮类、酚类、酸类、呋喃类、吡啶类等共200余种呈香物质。酱油的特征香气成分被认为是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酮,含量仅为

0.02%左右。

;

按原料分为:粮食醋和水果醋;

按生产工艺分为:酿造醋、配制醋、调味醋;

按颜色分为:黑醋和白醋。

大多数食醋都属于以酿造醋为基础调味制成的复合调味酿造醋。;

(一)醋的种类

1.粮食醋

粮食醋的主要酸味来源是醋酸,

2.水果醋

水果醋与普通醋相比,酸味丰富而柔和,还有浓郁果香。

3.白醋

白醋是用醋酸为主料,配以其他有机酸;

(二)醋的营养特点

与酱油相比,醋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不高,但却含有较为丰富的钙和铁。

我国优质酿造食醋的pH在3~4之间,总酸含量在5%~8%之间,其中老陈醋总酸含量可达10%以上。

醋的总氮含量在0.2%~1.2%之间,其中氨基酸态氮占一半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公文写作&PPT制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写作、定制、修改、润色等工作,以及PPT 的制作等。本人已有10年政府机关公文写作和PPT制作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