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8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重难课时);提能点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基础精梳】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填一填。
①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______及地貌。
②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绘一绘。
在方框中填写三个自然要素的名称,并在短线处标注箭头。;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________。
(2)稳定功能。;[点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各个要素的功能之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P80图5.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示意”,说一说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如何实现的?
提示: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实现的。;【典例精析】
(2024·全国甲卷)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1)~(3)题。
(1)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2)“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
(3)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思维路径】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3)题,思路分析如下:
苔藓球内部→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内部平均温度高,内部氧气含量低,水汽含量较高(吸收冰面水分),气压相对稳定
【尝试作答】(1)C,(2)B,(3)A。?;【重难精讲】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2.地貌与其他自???地理要素的联系:;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考向精练】
土壤孔隙度即土壤中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它是影响土壤蓄水能力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南方某山地不同植被土壤孔隙度情况。据此完成1、2题。;1.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地灌木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土壤,其原因可能是灌木林()
A.枯枝落叶多 B.岩石风化强
C.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 D.蓄水能力强
2.同样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A.针阔混交林 B.楠竹林
C.常绿阔叶林 D.灌木林;【解析】1选D,2选B。第1题,灌木林土壤孔隙度最大,同样降水条件下,土壤饱和蓄水量最大,土壤蓄水能力最强,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有机质不易流失,D正确;灌木林与其他三种植被类型相比,枯枝落叶较少,A错误;岩石风化程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不大,B错误;阳光照射土壤时间长,则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较低,C错误。第2题,四种植被类型下,楠竹林土壤孔隙度最小,同样降水条件下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地表径流含沙量最大,B正确;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木林土壤孔隙度均大于楠竹林,产生的地表径流较少,含沙量较小,A、C、D错误。;提能点二整体性的表现
【基础精梳】
1.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特点。;2.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响应原理。
(2)特点: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______的,各要素变化也________。
(3)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______。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
的______。;【典例精析】
(2024·广西选择考)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匮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藓和地衣组成。近30年来,某种具有固氮功能的阔叶乔木侵入该地并逐渐占据优势,影响当地植被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该种乔木生长区域在空间上零散分布,被称为“树岛”。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种乔木能侵入洼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降水增加,土壤变湿 B.地势变低,地表积水增多
C.气候变暖,土壤变干 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减弱;(2)研究发现树岛内苔藓与地衣逐渐消亡,是因为树岛内()
A.地表光照减弱 B.地表温度升高
C.表层土变湿润 D.土壤氮素减少
(3)近30年,随着树岛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该洼地植被()
A.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撕掉标签,遇见新我+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课.pptx
- 迎接高三,赢在高考+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 预防校园欺凌+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 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平安生活+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中秋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节 第39课时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二节 第40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第36课时 植被(基础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第37课时 土壤(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图表绘读 5 景观图的判读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图表绘读 6 土壤剖面图的判读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六章 图表绘读 7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填绘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第41课时 气象灾害(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第42课时 地质灾害(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第43课时 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基础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44课时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基础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45课时 人口迁移(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第二部分 第八章 图表绘读 8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pptx
最近下载
- SCADA(电力监控)系统介绍.pptx VIP
- 市政集团笔试题库及答案.pdf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国家题库练习题(附答案).docx VIP
-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设计.doc VIP
- 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5年中期) 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docx
- QGDW 11399-2015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安全工作规程.docx VIP
-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版解读.pptx VIP
- 施工测量专项施方案.doc VIP
- 2024年春季四川凉山州普格县一村一幼辅导员招聘7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防爆电气安装规范及验收标准制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