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与灭菌遗传与变异讲课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与灭菌遗传与变异;;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及非病原微生物不一定能杀死)。(非活组织)

;;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不锈钢滤器;;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化学消毒剂作用机制;;;;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本章小结;第四章遗传与变异;*;名词解释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

;一、细菌变异的现象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二、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一)细菌染色体

细菌染色体为一环状双股DNA链,呈超螺旋形式缠绕成团,构成核质(染色体长度约为菌体总长1000倍)。内含细菌主要的遗传信息。

目前,已完成约80种细菌全基因序列测定,对深入研究细菌致病机制及进化有重要意义。

;(二)质粒plasmid;种类:

致育质粒/F质粒-(fertilityplasmid)F质粒,

产生性菌毛---F+

耐药质粒-(resistanceplasmid)R质粒

毒力质粒-(virulenceplasmid)Vi质粒,产

生相应毒素

细菌素质粒-Col质粒,产生细菌素

代谢质粒-编码产生相关酶,如脲酶、枸橼酸盐

利用酶等

;特征:

①自我复制-可与染色体同步/不同步

②决定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③可自行丢失及消除,不影响细菌存活

④可转移性-可以各种方式转移到其它菌

⑤相容性-几种质粒可存在于同一菌体内,称相容性质粒;三、转座因子

;意义:

①改变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

②影响插入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失活)

均能造成细菌性状的变异

;转座;噬菌体;;噬菌体生活周期;三、细菌变异的机制;(一)基因突变概念

突变mutation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突然发生的稳定性的改变,可遗传子代。根据涉及基因的多少分为点突变及染色体畸变二种

;(二)基因突变的规律:

1、突变率低

2、自发性和随机性

;3、回复突变

野生型(自然环境下的表型株)

突变型(发生了基因突变的菌株)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一)转化transformation;有荚膜肺炎链球菌

(活菌)IIIS;

转化的DNA片段称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分子量小,不超过10~20个基因,才可能被受体菌摄取

摄???的供体菌DNA片段与受体菌相应DNA重组重组菌;重组菌繁殖时,就可形成重组突变株,获得供体菌的某些性状。;*;(二)接合conjugation;细菌接合示意图扫描电镜15000×;接合;;*;②F质粒经接合传递后,与染色体重组,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故称高频重组株

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

Hfr的细菌,基染色体上带有F质粒,因此,也可产生性菌毛

;*;;③Hfr中的F质粒有时也可从Hfr中脱离下来,又形成了质粒。脱离下来的F质粒上可以带有染色体上邻近的一些基因,这种质粒称为F’质粒

;F因子转移与复制;;★R质粒的传递

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与R质粒通过接合传递密切有关。

;;*;(三)转导transduction

;转导方式(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

⒈普遍性转导-转导的DNA片段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中任何部分。;普遍性转导示意图;⒉局限性转导

所转导的DNA片段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中个别特定的基因

;;*;(四)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体(β-棒状噬菌体)带有毒素蛋白结构基因(tox基因)。

A群溶血性链球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等。;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Brave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