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归园田居(其三)》《南园(其五)》《燕昭王招贤》含答案译文.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归园田居(其三)》《南园(其五)》《燕昭王招贤》含答案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归园田居(其三)》《南园(其五)》《燕昭王招贤》含答案译文

小燕所在的九年级设置了一则“走近古代文人——愿”的古诗文探究活动,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甲)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

南园(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②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③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④若个:哪个。

(丙)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丁)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③,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战国策》)

走进“愿”:

47.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后值倾覆?????

(2)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

48.请选出下列“以”字和“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49.请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联读“愿”

50.四首古诗文都谈到了“愿”,请分别说出陶渊明、李贺、诸葛亮、燕昭王的愿望(用自己的话回答)。

探究“愿”

51.阅读《南园(其五)》,诗歌连用两个问句,请说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2.陶渊明曾“种豆南山下”诸葛亮曾“躬耕于南阳”,他俩人都曾隐居。请试分析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人生境遇和情感态度的不同之处。

【答案】47.遇到、逢着、碰上逃跑,逃亡48.D49.(1)因此感动而奋发,于是答应先帝竭尽全力奔走效劳。

(2)燕昭王又在国中哀悼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50.陶渊明的愿望: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李贺的愿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诸葛亮的愿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燕赵王的愿望:招揽有才能的人,为先王报仇雪耻。51.诗人连用两个问句,掷地有声,情感激越,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这两个问句既是反问,又是自问,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52.诸葛亮先隐后仕。他胸怀天下,隐居在先,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期待,后来遇到明主刘备,才有了出仕机会,一展抱负,名垂青史,是出仕成功的典范。陶渊明先仕后隐。他有雄才伟略,有报效国家的忠心,初则出仕为官,但终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不得已选择隐居生活,实则充满无奈和不甘心。但他能够审时度势,遵从内心,毅然决然地选择告别官场,潜心躬耕田垄的行为是值得后人钦佩的。

【解析】4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后来遇到兵败。值:遇到、逢着、碰上。

(2)句意:齐国大败,齐湣王逃到国外。亡:逃跑,逃亡。

4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例句句意:准备了丰厚的报酬来招纳有才能的人。以:连词,来,表目的;

A.连词,因为;

B.介词,用;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