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技術發展白皮書.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

香港技術發展白皮書

2025年10月

香港技術研究院2025年香港技術白皮書

一、2025年香港技術發展宏觀環境

(一)全球科技格局演變舆機遇

1.技術革命重構産業生態

人工智慧领域已從“技術探索期”全面進入“規模化應用爆發期”,生成式AI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催生大量新業態。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2025年全球AI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美元,其中醫療AI、金融AI、

工業AI的增速分彆達38%、32%、29%。半導體技術呈現“先進制程與成熟制程並行發展”的特徵,3nm制程實現量産,2nm技術進入風險量産階段,而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氮化鎵)因耐高温、高耐壓的特性,在新能源汽車、5G基站、儲能系統等领域的應用渗透率突破25%,市場規模達500億美元。此外,太空經濟、低空經濟等新型産業形態加速崛起,全球太空經濟規模2025年突破6000億美元,低空經濟相關市場規模超1500億美元,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賽道。

2.區域協同成創新關鍵引擎

隨著技術複雜度的提升,單一地區難以完成全鏈條創新,區域協同成為創新效率提升的嗣鍵。在《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蟬聯世界百強科技集群首位,集群内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12%,研發投入強度達3.5%,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準(2.1%)。該集群通過“香港研發+深圳轉化+廣州製造”的協同模式,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完整創新鏈條,為香港技術發展提供廣闊的産業空間與市場支撐。此外,“三藩市-矽谷”“東京-横濱”等科技集群也通過區域協同不断提升創新能力,區域化、集群化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主流趨勢。

3.全球人才競爭白熱化

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美國通過“傑出人才簽證(0-1)”擴容,每年吸引全球超10萬名高端科技人才;英國推出“高潜力人才簽證(HPV)”,無需工作offer即可入境;新加坡實施“科技准證(Tech.Pass)”,針對全球頂尖科技人才提供快速入境通道。在此競爭背景下,香港憑藉優質的科研環境、國際化的生活平臺、完善的人才政策,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居全球第四、亞洲首

位,人才淨流入率達18%,其中科技领域人才占比超60%,人才集聚優勢進一步凸顯。

(二)國家戰略舆政策支撐

1.國家戰略精准對接,賦予香港核心定位

國家“十五五”規劃明確提出“深化粤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強化香港在基礎研究、國際合作、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河套合作區“國際頂尖科研機構集聚地、跨境技術轉化中心、全球創新人才特區”的定位,賦予合作區税收優惠、科研資金跨境使用、人才便利流動等15項政策支

持,為香港技術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提供堅實政策保障。此外,香港還深度参與國家重大科技專案,在嫦娥探月工程、載人航太工程、國家基因庫建設等專案中承擔重要角色,實現“國家戰略+香港優勢”的精准結合。

2.特區政府政策密集落地,構建立體支撐體系

2025年,香港特區政府将科技創新作為施政核心,出臺一系列精准化、差異化的政策工具,形成“政策-資本-生態”立體支撐體系。在

2025年施政報告中,“人工智慧”被提及38次,成為核心關鍵字,政府

出臺30億港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畫”,重點支持AI大模型、量子科技、太空科技等领域的基礎研究;設立100億港元“創科産業引導基

金”,採用“政府資金+社會資本”的模式,引導資金流向半導體、生命健康、綠色科技等戰略领域,預計带動社會資本投入400億港元。在

2025/2026財政預算案中,新增與延續性創科相關資金合計約300億港

元,占政府經營開支≈4%,其中200億港元用於創新基礎設施建設,180億港元用於人才培育與引進,200億港元用於産業孵化與技術轉化。此

外,政府還修訂《科學技術創新條例》,簡化科研機構設立流程,優化科研資金使用管理,為科技創新營造更寬鬆的制度環境。

(三)香港技術發展基礎優勢

1.科研實力雄厚,基礎研究成果豐碩

香港擁有6所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百強的高校,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生命健康、人工智慧、先進材料等领域穩居全球前列。據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統計,2025年香港高校科研經費總額達180億港元,較2024年增長15%,其中基礎研究經費占比達55%,高於全球高校平均水準(45%)。在科研成果方面,香港學者2025年在

《自然》《科學》《細胞》等頂級期刊發表論文286篇,較2024年增長22%;科研成果轉化率提升至32%,高

文档评论(0)

情报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