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作为范仲淹的千古绝唱,不仅以其精妙的文笔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更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超越了单纯的山水游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精神丰碑。进行《岳阳楼记》的对比阅读,并非简单比较文字技巧,更在于透过不同文本的映照,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核、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独特价值。本文将选取几篇与《岳阳楼记》在题材、主旨或创作背景上具有可比性的佳作进行对照分析,以期深化对经典的理解。
一、与《醉翁亭记》:忧乐情怀的不同面相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同为北宋山水游记的巅峰之作,且两位作者均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又都有被贬经历,其作品中蕴含的情怀与境界具有极强的可比性。
(一)同:寄情山水与民本思想的共通
两篇文章都以山水名胜为依托,借景抒情。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欧阳修描绘的琅琊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清幽秀丽。作者都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将个人情感与山水之景交融。更重要的是,二者都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民本思想。范仲淹“忧其民”、“乐其民”的忧乐观,与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都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将目光投向了百姓的福祉。
(二)异:“先忧后乐”与“与民同乐”的境界分野
尽管都有民本思想,但二者的情感基调与价值取向存在显著差异。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忧”与“乐”的内涵更为宏大和深远。它不是一时一地的情绪流露,而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超越个人荣辱、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境界。这种忧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双重关怀,最终指向的是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其情感表达是激昂的、悲壮的,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他并非亲历岳阳楼之景,却能凭借想象和对时局民生的深切关怀,写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千古名句,足见其胸中之丘壑。
相比之下,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以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乐”更为具体和实在。它是在滁州任上,亲眼目睹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后的欣慰与满足。这种“乐”,是与民同游、共享山水之乐的闲适与旷达,带有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情味的温馨。其情感表达是平和的、从容的,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温情。欧阳修是在“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状态下,体验并抒发这种“与民同乐”的乐趣,更显其随遇而安、积极治政的务实精神。
简言之,范仲淹的忧乐是“大我”的、前瞻的、忧患的;欧阳修的忧乐是“小我”融入“大我”的、当下的、欣慰的。前者如高山仰止,令人肃然起敬;后者如春风拂面,令人心生暖意。
二、与《滕王阁序》:登临之作的气象与寄托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是中国文学史上登临赋记的典范之作,与《岳阳楼记》在题材(楼阁胜景)、写作背景(文人雅集或应命而作)以及艺术表现上都有可资比较之处。
(一)同:铺陈写景与才思飞扬
两篇文章都以楼阁为中心,极尽铺陈之能事,描绘了周围壮丽或秀美的景色。《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与《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等句,都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精湛的写景技巧,语言华美,对仗工整,气势恢宏,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二者都借登临之景,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理想抱负。
(二)异:少年意气与庙堂忧思的情怀差异
《滕王阁序》是王勃年少得志(尽管其人生亦多舛)时的即兴之作,通篇洋溢着昂扬的少年意气和出众的才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达的是虽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其写景状物,辞藻华丽,用典繁富,更多的是为了展现其文学才华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虽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感慨,但整体基调是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
《岳阳楼记》则是范仲淹历经宦海沉浮、人生阅历更为丰富之后的作品。其语言同样精彩,但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最终否定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个人情绪,从而凸显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它的用典更为凝练,情感更为深沉,思想更为厚重。如果说《滕王阁序》像一幅色彩绚烂、充满动感的青春画卷,那么《岳阳楼记》则像一幅意境高远、气象雄浑的水墨长卷,更侧重于精神内涵的开掘。
王勃作《滕王阁序》,更多的是“呈才”,期望得到赏识,实现个人价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则完全是“言志”,是将个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操公之于世,不求个人闻达,而求天下安宁。
三、对比阅读的启示:经典的永恒魅力
通过与《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经典作品的对比阅读,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岳阳楼记》的独特价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