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第3课(文科)宋明理学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pptVIP

高二历史教案--第3课(文科)宋明理学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学发展历程:;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发展;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是外来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福建泉州老君岩;此图绘佛、道、儒三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表达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孔子相对。;;一、魏晋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二、宋明理学;宇宙自然;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提倡尊儒读经。;宋明理学主要流派;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认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2: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弟兄、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又问:“人或有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是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遗书》;18/32;材料3: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程朱理学;探究:程朱理学有哪些影响?;寻找儒佛道汇流痕迹:;材料1: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材料2: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漂亮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材料3: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知行合一”。;陆王心学;宋明理学;《赏花》;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2.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方法是

A.接收经验

B.学习理论

C.实践感悟

D.内心反省;3.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朱熹

C.程颐

D.陆九渊;阅读不一样时期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

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

学,为万事开太平”;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宋明理学可取一面:

①含有友好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友好意识。

②含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能够促进文明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进和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不可取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观念;

⑤重礼轻法观念等。

文档评论(0)

192****6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