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步步生莲到三寸金莲缠足千年史汇报人:时间:2025/08/05目录CONTENTS01舞鞋缘起:宫廷审美初试02理学枷锁:道德化全国推行03元明升级:国家间接鼓励04清代悖论:禁与缠的拉锯05千年代价:身体与制度的双重废墟06回到当下:我们如何识别新缠足01舞鞋缘起:宫廷审美初试南唐宫墙内的金莲舞缠足起源缠足最初起源于南唐李煜时期,为窅娘设计的金莲舞。舞者用白帛临时束足,形成弓形,仅用于舞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恢复自然状态。舞蹈特点金莲舞要求舞者在黄金莲花台上完成高难度的“回旋踏瓣”动作,脚部的束缚是为了增强舞蹈的视觉效果,而非追求脚型的畸形。早期审美当时宫廷文人赞美的是舞姿而非脚型,说明早期的审美聚焦于动态艺术,缠足尚未被赋予畸形的审美价值。汴梁风月场的品莲会青楼缠足北宋汴梁的青楼为迎合文人审美,出现专业“裹脚娘”,对幼女实施趾骨对折手术,制造永久性脚骨变形,形成“三寸金莲”。品莲会青楼定期举办“品莲会”,按脚长分等级,脚越小身价越高。文人创作“品莲诗”“金莲图”,将畸形脚视为艺术品,鼓吹“小脚=高贵”的病态价值观。青楼标准潜入婚姻市场缠足与婚姻富商以购金莲炫富,良家妇女为抬高聘礼被迫效仿缠足。临安出现“田家妇亦效裹足”的现象,佃农之女为嫁入商贾之家,用简易木板缠足。缠足的自愿性虽然缠足尚未被强制,但婚姻市场的定价机制使女性不得不选择缠足,以提高自身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缠足的经济影响缠足成为婚姻市场的一部分,女性的身体被赋予经济价值,聘礼与脚的大小挂钩,进一步推动了缠足的普及。缠足的社会影响缠足从青楼扩展到普通阶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尽管女性仍有选择权,但社会压力使她们更倾向于选择缠足。02理学枷锁:道德化全国推行朱熹家礼把缠足写进规范朱熹与缠足1189年,朱熹任漳州知州时,将缠足写入《家礼》,规定女童七岁必须缠足,以帛紧束,使趾敛如笋。这一规定首次将缠足从审美选择上升为道德义务。宗族法规固化生存必需01宗族与缠足南宋后期,江西洪氏宗族规定拒缠足者不得入祠堂,浙江嫁妆清单出现“缠足资”专项费用,未缠足女性继承权减半。缠足成为生存必需。02缠足的制度化缠足从道德义务升级为生存必需,通过宗族法规和经济惩罚,女性若拒绝缠足将面临资源剥夺与社群排斥,完成从自愿到被迫的质变。03元明升级:国家间接鼓励元代种族政策下的汉式缠足元代缠足政策蒙古统治者禁止本族女性缠足,但默许汉人缠足,并将其视为风雅符号。江南汉人世族为凸显文化优越性,将缠足写入家规,女七岁不缠,母受笞刑。缠足与族群认同缠足成为汉人文化优越性的象征,被视为“汉文明”的标志。这种族群认同进一步强化了缠足的普及,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缠足的社会影响外族统治反而强化了汉人通过自残身体来宣示身份认同的扭曲逻辑,使缠足获得近似“民族气节”的政治光环,进一步推动其普及。明代阶级符号与技术升级明代缠足政策万历年间《闺范》规定良家女足不过三寸,婢仆可四寸,缠足正式成为阶级划分工具。国家通过旌表节妇变相鼓励极端缠足。缠足技术升级裹脚布长达三丈,阻断血液循环;密封加压法使前半足坏死率超六成。医家记录首例因缠足坏疽而截肢的病例,缠足技术变得更加极端。缠足的身体伤害定陵出土孝靖皇后弓鞋仅12厘米,足骨模型显示前掌承受体重32倍压力,致骨盆位移,缠足对女性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缠足的社会影响缠足成为阶级划分的工具,技术升级使女性身体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进一步强化了缠足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04清代悖论:禁与缠的拉锯清初禁令遭遇汉人气节01清初禁令1638年皇太极下禁缠令,1668年康熙解禁,理由是“汉人愿意就随他”。缠足被视为“男降女不降”的民族象征,婚书新增“验足”条款。02缠足的民族意义华北民谣云“舍命不随鞑子俗”,把缠足塑造成民族气节的象征。这种民族认同使缠足在清初禁令下依然盛行,成为一种抵抗外族的方式。太平天国与清末再禁太平天国与缠足太平天国严令放足,1864年清军攻陷苏州后专杀放足妇女。1902年慈禧下《劝禁缠足谕》,但缠足依然盛行,直至20世纪初孙中山颁布《劝禁缠足文》。05千年代价:身体与制度的双重废墟民国放足的艰难与遗产01民国禁缠足1912年孙中山颁布《劝禁缠足文》,但缠足习惯根深蒂固,山东老妇哭诉“放足如赤身见人”,已骨折变形的脚骨无法复原。THANKYOU感谢大家观看汇报人:时间:2025/08/0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