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表(含风险警示).docxVIP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表(含风险警示).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表(含风险警示)

说明:本表格聚焦临床高频用药组合,按“西药类别”分类梳理,明确冲突中药/中成药、风险后果及原理,适用于日常用药参考与专业人员核对。所有建议需结合具体病情,严格遵医嘱执行。

西药类别

常见西药举例

冲突中药/中成药

风险后果

作用原理(依据)

安全建议

降压药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缬沙坦

1.含甘草制剂: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2.含麻黄制剂:哮喘冲剂、半夏露3.含人参制剂:人参再造丸

1.甘草酸引发水钠潴留,抵消降压效果2.麻黄碱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血压飙升3.人参皂苷干扰血压调节,引发波动

1.甘草酸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麻黄碱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与降压药作用拮抗3.人参皂苷双向调节血压作用与西药形成干扰

服用降压药期间禁用上述中药,监测血压变化

抗凝药

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1.活血化瘀类:丹参片、当归丸、银杏叶片2.止血类:云南白药、三七粉(过量)

1.显著增强抗凝作用,引发牙龈/内脏出血2.过量时与华法林产生协同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1.丹参酮、当归挥发油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药机制叠加2.三七总皂苷大剂量时表现抗凝血活性

联用需每周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严格控制剂量

抗生素

四环素、罗红霉素、异烟肼

1.含金属离子中药:龙骨、牡蛎、石膏(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2.含鞣质中药:黄连上清片、石榴皮煎剂

1.形成难溶性络合物,降低抗生素吸收(药效降50%以上)2.鞣质与抗生素结合沉淀,导致药效归零

1.钙、镁、铁离子与四环素类分子结构形成稳定络合物2.鞣质与生物碱类抗生素发生沉淀反应

两类药物间隔2-3小时服用,避免同服

降糖药

二甲双胍、胰岛素、格列美脲

1.含人参制剂:西洋参含片、参芪降糖颗粒2.含甘草制剂:甘草锌胶囊

1.增强降糖效果,引发低血糖昏迷2.甘草酸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控制失效

1.人参皂苷Rg3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2.甘草酸升高血糖,与降糖药作用相悖

联用期间每2小时监测血糖,调整西药剂量

强心苷类

地高辛、西地兰

1.含强心苷中药:蟾酥制剂(救心丹、麝香保心丸)2.含麻黄制剂:大活络丸

1.毒性叠加,引发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2.麻黄碱增强心肌收缩力,加重地高辛心脏毒性

1.蟾酥中的蟾毒配基与地高辛作用机制相似,剂量叠加导致毒性超标2.麻黄碱兴奋心肌β受体,增加心脏耗氧量

绝对禁止联用,需监测心率与电解质

酶类制剂

胃蛋白酶、多酶片、胰酶

1.含砷中药:六神丸、小儿奇应丸2.酸性中药:山楂丸、保和丸

1.砷与酶活性中心结合,导致酶失活2.酸性环境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降低活性

1.砷离子与酶蛋白的巯基形成不溶性沉淀,抑制酶催化功能2.胃蛋白酶等在中性环境活性最佳,酸性中药破坏pH平衡

避免同服,酶类制剂建议饭前空腹服用

镇静催眠药

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

1.含乙醇中药:国公酒、骨刺消痛液2.含麻黄制剂:气管炎糖浆

1.乙醇加速药物代谢,药效缩短50%以上2.麻黄碱兴奋中枢,抵消镇静效果

1.乙醇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镇静药分解代谢2.麻黄碱与镇静药中枢作用完全拮抗

服药期间禁酒,禁用含乙醇中药制剂

碱性西药

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

1.酸性中药:五味子、乌梅、六味地黄丸2.含鞣质中药:黄连、黄芩

1.酸碱中和反应,两者药效均失效2.碱性环境下鞣质析出沉淀,影响吸收

1.山楂酸、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等发生中和反应,破坏药物结构2.鞣质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形成沉淀

间隔1-2小时服用,监测药效变化

一、核心风险分类解析

(一)药效削弱类(最常见)

典型组合:四环素+龙骨牡蛎、氨茶碱+山楂丸

共性特征: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如络合、中和)阻止西药吸收或破坏药物结构,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此类风险虽不直接致命,但可能延误病情。

(二)毒性增强类(最危险)

典型组合:华法林+丹参、地高辛+蟾酥制剂

共性特征:中药与西药在作用靶点或代谢途径上产生协同效应,导致毒性物质蓄积。此类风险可能引发急性器官损伤(如出血、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

(三)代谢干扰类

典型组合:苯巴比妥+国公酒、降糖药+人参

共性特征:中药通过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改变西药代谢速度。可能导致西药血药浓度过高(中毒)或过低(失效)。

二、安全用药黄金原则

主动告知义务:就诊时需向医生/药师完整说明用药清单,包括中成药、保健品(如当归鸡汤、三七粉等药食同源品),避免遗漏潜在冲突。

间隔服用缓冲:无明确禁忌但需联用的药物,建议间隔1-2小时服用,减少胃肠道直接反应。但华法林、地高辛等长效药物仅间隔服用仍有风险,需专业评估。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