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养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咱干了十多年养猪这行,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猪舍的环境卫生,真不是扫扫地、冲冲圈这么简单。它就像给猪群搭的”健康防护网”——环境干净了,猪少生病,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降下来;环境脏乱了,病菌滋生、疫病频发,最后白忙活不说,还可能血本无归。这些年见过太多因为环境管理松散导致整场覆没的例子,也见证过严格执行卫生制度的猪场从亏损到盈利的蜕变。今天就从一个老养殖人的视角,和大家唠唠这套”养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既是经验总结,也是给新手的”避坑指南”。
一、制度制定的核心目标与责任分工
(一)明确管理目标,树牢底线思维
这套制度的核心目标有三个层面:保障猪群健康(降低呼吸道、消化道等常见病发病率)、防控重大疫病(阻断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病原传播)、实现环保合规(避免粪污直排、异味扰民等问题)。举个简单例子:前几年邻县有个猪场没做好粪便清理,夏天蚊蝇成灾,结果猪群集体爆发乙脑,损失了二十多头母猪,光药费就花了十几万,这就是环境管理不到位的典型教训。
(二)构建三级责任体系,确保制度落地
好制度得有人管、有人干。咱们场实行”场长统筹-兽医监督-岗位执行”的三级责任体系:
场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月度卫生计划,协调清洁物资采购(比如高压清洗机、消毒剂储备),每周带队检查全场卫生,发现问题当场拍板整改。
兽医是技术把关人,重点监管消毒流程(比如消毒剂浓度是否达标、作用时间够不够)、病猪隔离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检测环境中的病原载量(用PCR检测猪舍空气、地面样本),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消毒方案。
一线岗位是执行主体:饲养员负责所在栏舍的日常清洁(每天清粪2次、擦洗料槽1次);清洁工专管道路、绿化带、粪污处理区(每天清理垃圾3次,冲洗道路2次);后勤人员负责生活区卫生(宿舍、食堂每天打扫,污水进专用沉淀池)。
记得有次新来的饲养员小王偷懒,没及时清理保育舍的粪便,结果地面发黏,第二天就有几头小猪拉稀。兽医一查,粪便里的大肠杆菌超标,最后小王被扣了当月绩效,还在例会上做了检讨——这事儿让大伙儿彻底明白:责任落实不到人,制度就是一张纸。
二、分区域精细化管理:从”差不多”到”严标准”
(一)生产区:猪群生活的”核心区”,卫生标准最严苛
生产区包括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是猪群长期生活的地方,卫生管理要”眼到、手到、工具到”:
地面清洁:育肥猪每2小时排粪1次,必须用刮粪板及时清理,避免粪便堆积发酵产氨气(氨气浓度超过20ppm猪就容易得呼吸道病)。分娩舍地面更金贵,母猪产后3天内,每天用温毛巾擦拭产床3次,防止仔猪舔食脏物拉稀。
设备清洁:料槽每天喂完料后,用硬毛刷清理残留饲料(特别是颗粒料的碎渣,夏天2小时就会霉变);饮水乳头每周用白醋浸泡1次,防止水垢堵塞(很多猪场的猪喝水不够,不是因为水少,是乳头堵了喝不上)。
空气管理:冬天为了保温关窗,结果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猪群集体喘粗气。后来装了自动通风系统,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强制通风30分钟,同时在地面撒过硫酸氢钾复合物(能分解氨气),这才解决了问题。
(二)生活区:员工生活的”后方基地”,防止人猪交叉污染
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浴室,看似和猪没关系,实则是防疫的”隐形防线”。比如员工从生活区带进来的泥土、衣物上的细菌,都可能成为病原载体。所以咱们定了三条规矩:
员工进生产区必须换专用工作服(每天下班送洗衣房高温消毒),鞋底用2%烧碱水浸泡30秒(别嫌麻烦,非洲猪瘟病毒就怕强碱)。
食堂剩菜剩饭不能喂猪(以前有场因为喂泔水感染非洲猪瘟,整个场都扑杀了),必须装进带盖垃圾桶,由环保公司统一收运。
宿舍卫生实行”宿舍长负责制”,每周五检查被褥是否晾晒(潮湿环境容易滋生霉菌)、鞋袜是否集中摆放(避免脚癣菌扩散)。
(三)隔离区:疫病防控的”防火墙”,卫生管理”宁严勿松”
隔离区分为”新猪隔离舍”和”病猪隔离舍”,是全场卫生最严格的区域:
新引进的猪必须在隔离舍观察21天,期间每天用卫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2次,饲养员进出要换全套防护服(包括鞋套、手套),严禁接触其他猪舍的工具。
病猪隔离舍要远离生产区(至少50米),地面用水泥硬化(方便冲洗),粪污单独收集(用密封罐车运到沼气池),病猪用过的食槽、水盆必须高温蒸煮30分钟后才能重复使用。去年有头母猪疑似口蹄疫,我们直接把隔离舍的垫草全部焚烧,墙面用火焰喷枪灼烧消毒,彻底切断了传播链。
三、消毒防疫:从”经验主义”到”科学防控”
(一)建立分级消毒制度,让消毒更有针对性
消毒不是”一刀切”,得根据季节、猪群状态调整方案:
日常消毒(无疫情时):每周2-3次,用碘制剂(比如聚维酮碘)对猪舍地面、墙面喷雾消毒,因为碘制剂对细菌、病毒都有效,而且对猪皮肤刺激小。
强化消毒(转群/卖猪后):猪群转出后,先把粪便、饲料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