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四季变化特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花四季变化特点

一、春季萌发期(3-5月)

1、新芽萌发特征

春季气温回升至15℃左右时,桂花进入萌发阶段。首先从一年生枝条的叶腋处冒出米粒大小的嫩红色芽点,这些芽点初期包裹着褐色鳞片,3-5天后鳞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叶雏形。新叶展开速度受温度影响明显,日平均温18-22℃时,单叶完全展开需7-10天;若遇倒春寒(温度低于10℃),展开时间会延长至15天以上。

2、枝叶生长规律

新梢生长呈现慢-快-慢的节奏。初期(3月下旬)新梢日增长约0.3厘米,4月中旬进入旺长期,日增长可达1.2-1.5厘米,顶端优势明显,主梢长度常为侧梢的2-3倍。新生叶片初期呈黄绿色,质地薄软,随着叶绿素合成,约20天后转为深绿色,叶肉逐渐增厚,叶缘锯齿从模糊变得清晰。

3、养分需求特点

此阶段根系活动增强,吸收能力提升40%-50%。据观测,每株成年桂树(胸径10厘米)春季需氮素约0.2公斤、磷素0.08公斤、钾素0.15公斤,主要用于新梢和叶片生长。若土壤缺氮,新叶会出现黄化现象,叶尖卷曲;缺磷则新梢生长缓慢,长度较正常情况缩短30%以上。

二、夏季生长期(6-8月)

1、营养生长高峰

6月气温稳定在25℃以上时,桂花进入全年生长最旺盛阶段。主梢日均生长量达1.8-2厘米,部分强旺枝可形成2-3次抽梢(即春梢基础上再抽夏梢)。叶片数量快速增加,单株新叶量占全年总量的60%-70%,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叶面积)从春季的2.5提升至3.8-4.2。

2、花芽分化关键期

6月下旬至7月,当年生春梢顶端开始花芽分化(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过程)。初期可见叶腋处出现直径约1毫米的绿色小突起,逐渐发育为圆锥形的花蕾原基。此阶段对温度敏感,持续30℃以上高温会加速分化进程(完成分化需25-30天),若遇连续阴雨(日均温<25℃),分化期延长至40天,可能导致秋季开花不整齐。

3、水分管理要点

夏季蒸腾作用强烈,单株日耗水量约为春季的1.5倍。土壤湿度需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手捏成团不散,落地能碎)。若连续7天土壤含水量低于50%,会出现叶片萎蔫、新梢停止生长;积水超过48小时则易引发烂根,表现为老叶黄化脱落。

三、秋季花期(9-11月)

1、花蕾发育进程

8月下旬至9月初,完成分化的花芽进入膨大期。初期花蕾呈绿色,直径2-3毫米;9月中旬转为米黄色,表面可见微小绒毛,直径增长至5-6毫米;临近开放时颜色加深为橙黄色(金桂)或乳白色(银桂),部分品种(如丹桂)会呈现浅红色晕。从现蕾到初花约需25-30天,有效积温(日平均温≥10℃的温度总和)需达到500-600℃。

2、开花特征表现

开花受昼夜温差影响显著,当连续3天昼夜温差≥10℃(白天气温25-28℃,夜间15-18℃)时,集中进入盛花期。单朵花开放过程分为:萼片开裂(露出花瓣)→花瓣展开(呈十字形)→完全绽放(花瓣平展)→柱头外露(分泌黏液)→花瓣反卷(开始凋谢)。单朵花期约5-7天,整株花期持续15-20天(四季桂除外,可多次开花)。

3、香气释放规律

桂花香气主要来自花瓣中的挥发性物质(如芳樟醇、乙酸苄酯),释放量随开花进程变化。完全绽放当天香气最浓,距树体5米处仍可清晰闻到;开花后第3天香气浓度下降约40%,第5天仅在1米范围内可感知。晴朗无风天气香气扩散范围更广(可达20米),阴雨或大风天因湿度大、空气流动快,扩散距离缩短至10米以内。

四、冬季休眠期(12-2月)

1、生长活动停滞

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桂花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新梢停止生长,顶端形成芽鳞包被的越冬芽(直径约2-3毫米,外被褐色绒毛)。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合成减少,部分老叶(叶龄超过2年)出现边缘轻微黄化,属于正常代谢现象(自然落叶率约15%-20%)。

2、养分储存机制

根系活动减缓(吸收能力降至全年最低的30%-40%),但仍进行养分回流。观测显示,秋季叶片中的氮素约有40%、磷素35%会转移至枝条和根系储存,用于次年春季萌发。此阶段树体干物质中碳水化合物占比从秋季的55%提升至65%-70%,增强抗寒能力。

3、抗寒表现特征

多数品种可耐受-5℃至-8℃低温(如金桂、银桂),丹桂耐寒性稍弱(极限-3℃)。低温条件下,叶片细胞液浓度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0%-30%),通过降低冰点(从-1℃降至-3℃)抵御冻害。若遇极端低温(<-10℃),未成熟新梢(当年生夏梢)易出现冻枯(表现为枝条表皮褐变、组织松软)。

实践观察显示,露地栽培的成年桂树在冬季基本无需特殊保护,但新栽幼树(树龄<3年)需采取根际覆盖(覆盖5-10厘米厚松针或秸秆)、主干缠草绳等措施,可使根际温度提升3-5℃,有效降低冻害风险。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