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语文试题
(150分钟,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他在《法言》中说,“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
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摘编自陶东风《文质论》)
材料二:
孔子说“文胜质”之为“史”,实由史典礼“陈其数”而“失其义”而来。春秋时史以礼官身份主持礼,大都按原有礼的仪式进行,要在仪式上陈礼数,但因礼仪已不再表现原有的“义”,有其仪而无其义,于是有了社会对史官言而不诚、行而无实的印象,如《礼记·郊特牲》说:“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尽管这责任不都在史官,但他们的身份为“史”,人们也就将他们这种“陈其数”而“失其义”的行为谓之为“史”了。
春秋时将作为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与礼仪赋予了人格本质与外现的关系属性:礼之“义”即伦理道德被视为“质”;礼之仪、即礼义的行为表现在文饰意义层面被视作“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曰:“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动作有文”,即以外在的符合礼之义的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为内涵。《韩非子·解老》亦谓:“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礼既为外在的“文”,故人既有仁义道德,又在施舍、进退、周旋、容止、作事、德行、声气、言语诸方面合于礼仪,便是“文质彬彬”;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二).docx
- 淮南二中2027届高二上学期数学学科阶段教学检测(试卷答案) - 副本.docx
- 淮南二中2027届高二上学期数学学科阶段教学检测.docx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培优限时练英语试卷(不含音频及听力原文,答案不全).docx
-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大班)试题(含解析).docx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联盟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 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 冀教版(2024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专项复习(一)—数与代数(含答案).docx
- 冀教版(2024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二)—数与代数(二)(含答案).docx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就峪中学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docx
- 上海闵行区交大二附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调研数学试卷(无答案).docx
- 上海市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含答案).docx
- 上海市静安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上海市闵行区民办文绮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docx
- 上海市闵行区上宝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电力技术装备公司考试真题.docx VIP
- 最新初中语文课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 VIP
- 2024全国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VIP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高教马工程民法学(第二版)上册教学课件01-07.pptx VIP
- Unit 1 知识清单 -上海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库.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