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训练精选51篇.docxVIP

2025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训练精选51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精选51篇

样题及中考题精选6篇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5分)2024山东省中考样题

咏山①三首(其一)

(南朝)释惠标

灵山蕴丽名,秀出写蓬瀛②。

香炉带烟上,紫盖③入霞生。

雾卷莲峰出,岩开石镜明。

定知丘壑里,并伫④白云情。

[注]①山:指庐山,有香炉峰。紫霄峰、莲花峰、石镜峰等山峰。②蓬瀛:指篷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③紫盖:紫宵峰顶有一块巨石,形状如盖,所以称它为“紫道”。④伫:同“贮”,积聚。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前两句总领全诗,誉庐山为“灵山”,山峰神奇峻秀,就像传说中的蓬瀛仙山。

B.“岩开石镜明”写石镜峰云雾散开,山峰明净,使诗人获得了纯净怡悦的体验。

C.最后两句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法相同,都是实写。

D.本诗处处流露着诗人对灵秀庐山的赞叹、喜爱之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人说,“香炉带烟上”中的“带”“上”二字颇具动感,请结合诗句赏析。(3分)

9.这句诗写香炉峰仿佛挟带周围的云烟冲天而上,“带”“上”二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突出了香炉峰高峻耸立的风采和神韵。

(共3分。句意、手法、表达效果各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13题。(共7分)2023济南中考

霁夜

孔平仲

寂历①帘栊②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③。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寂历:寂静。②帘栊:窗帘和窗户。③戍墙铃:一种铃铛。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这首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给人以清爽之感,表达诗人喜悦之情。

B.首联从寂静的夜色写起,接着以戍墙铃的铃声与之映衬,更显得清寂。

C.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月亮被云笼罩的朦胧景色。

D.颈联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夜景,如秋声堕叶是听觉,月夜飞萤是视觉。

有人说,本诗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将时间向前、向后进行了延展,扩大了诗歌容量。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13.示例:本诗颔联“狂风送雨”,是回忆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尾联是虚写,由霁夜想到明朝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这种时间的延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3、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共7分)(2022济南中考)

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

14.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4分)

13.B评分意见:本题3分。

14.示例:燕子回来了,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主人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他们都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展现出人们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

评分意见:本题4分。内容2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4、阅读下面的首宋诗,完成13题。(共7分)(2021济南中考)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1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2)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4分)

13.?(1)D???评分意见:本题3分。

(2)示例1:“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子群山人的情态,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示例2:“争”,化静为动,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

文档评论(0)

淋宇有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