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x.pptVIP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x.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江苏省专用)

专题五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五年高考

A组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8江苏,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之一。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

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

答案

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先整体看,语段主要谈“分享经济”,故第一处应

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再结合选项,从③⑤句中确定应是③句,排除C、D两项。⑤句做状语,

后面不能接没有主语的①句,故排除A项。

方法技巧语言表达连贯题解题“三意识”

①整体意识。先通读语段,从整体上把握语段主要内容。

②选项意识。结合选项的异同点来辅助判断。

③语法意识。可借助语法来判断所填句子与其前后句子是否连贯。

2.(2017江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

定。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

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

答案

C对应横线前面的内容“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可以知道②应在⑥前,

⑥应在③前,这样可以排除A、D两项。④句中“这三者”就是指横线前面的“资禀性情、身

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应放在第一位,这样可排除B项。

方法技巧“衔接题”关键是弄清语段的核心意思。本语段选自朱光潜的《文学的趣味》,

主要讲文学趣味的形成与培养。具体解答时,要“瞻前顾后”,找到对应点。对供选用的句子

中的代词、关联词等要高度关注,如“它们”“这”,弄清其指代内容,再明确先后顺序,就可

得出正确答案。

3.(2016江苏,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

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

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

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

情思。

答案

D“阑珊”为“将尽、衰落”之意,与语境“初春”不符。另外选项中所引的词句

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绵绵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并不是“无

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解题关键这是江苏卷自主命题首次运用诗句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本题有两个

关键点:一是储备相关诗句;二是在读写中体悟和运用。

4.(2015江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

答案

A厘清材料思路,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⑥句直接就柳来谈,

文档评论(0)

192****9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