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妙处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阮籍啸
(唐)李白
阮生号口啸,在世良不惑。
清时始一歌,中夜当白日。
舒啸动山川,万籁从此寂。
我亦能啸歌,恐君笑我拙。
1.诗人李白是如何表现阮籍啸声的巨大气势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诗末两句“我亦能啸歌,恐君笑我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歌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人为何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范成大
硬叶迎霜斗,寒蛩贴叶鸣。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半世功名,一场春梦,万里江湖,几度秋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秋夜景象?运用了哪些手法?
2.尾联“半世功名,一场春梦,万里江湖,几度秋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首联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2.诗人用“落红”和“春泥”分别象征着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试卷答案
一、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停船在烟雾弥漫的沙洲上,触景生发新愁的景象。“移舟泊烟渚”点明了地点(烟渚)和动作(移舟泊),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迷茫的水边景象;“日暮客愁新”则点明了时间(日暮)和诗人的身份(客),直接抒发了旅途中产生的新愁。这两句诗通过景与情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愁绪的基调。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妙处在于:
*意境开阔,画面生动:“野旷”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天低树”则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天空的低垂,反衬出原野的空旷无边。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清澈的江水和近在咫尺的月亮,构成了一幅宁静、清冷的画面。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清冷的江水、近人的明月,本来是客观的景物,但在诗人“客愁”的视角下,这些景物也带上了凄清、孤独的色彩。江月的“近人”更能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将诗人的愁绪与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动静结合,富有层次:“天低树”是远景,“江清月近人”是近景,诗人通过远近景物的结合,以及静态的树木、月亮与动态的江水、诗人自身的融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动态美。
二、
1.诗人李白通过以下手法表现阮籍啸声的巨大气势:
*夸张手法:“舒啸动山川,万籁从此寂”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阮籍啸声的巨大威力,仿佛他的啸声能够震动山川,让世间万物都为之寂静。
*对比手法:“清时始一歌,中夜当白日”将阮籍啸歌的罕见与他在啸歌时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啸声的独特和非凡。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啸声带来的效果“万籁从此寂”,来反衬阮籍啸声的宏亮和震撼力。
2.诗末两句“我亦能啸歌,恐君笑我拙”表达了诗人李白复杂的情感:
*对阮籍的敬仰:诗人能够想象并向往阮籍的豪放不羁,表达了对这位名士的敬仰之情。
*自谦与自信:诗人承认自己的啸歌可能不如阮籍高超,带有自谦之意,但也隐含着一种自信,认为自己并非完全无法啸歌,只是可能不够出色。
*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恐君笑我拙”,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渴望得到像阮籍这样的名士的认可。
三、
1.诗歌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诗人离开荆门山后,所见的景象由山地逐渐过渡到平原,江水奔腾流入广阔无垠的荒野。这联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空间的巨大变化。“山随平野尽”写出了群山逐渐消失的过程,“江入大荒流”则描绘了江水奔流入无边无际的原野的壮阔景象。这联诗体现了诗人面对壮丽河山的惊叹之情,也反映了他离开故乡、奔向新生活的激动心情。
2.诗人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
*对故乡的眷恋:诗人虽然已经离开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