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殷商甲骨文占卜制度
站在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现场,脚下的黄土里埋藏着三千多年前的秘密。当考古工作者轻轻刷去龟甲上的泥土,那些斑驳的刻痕便如沉睡的星辰般苏醒——这是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更是殷商王朝占卜制度的直接见证。在商王的宫殿与宗庙之间,在贞人的刀笔与火灼之中,一套精密的占卜制度如同无形的网络,串联起神权与王权、自然与人事、过去与未来,成为理解殷商社会的关键密码。
一、占卜制度的起源与社会基础
要理解殷商的甲骨文占卜制度,首先需要回到更早的历史脉络中。原始社会的先民面对自然力量的不可控,逐渐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从对日月山川的自然崇拜,到对祖先灵魂的敬畏,原始宗教信仰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萌芽。到了夏商时期,这种信仰进一步系统化,尤其是商族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的传说构建起与至上神”帝”的联系,为占卜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1从原始占卜到系统化制度的演变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我们已能看到早期占卜的痕迹。比如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羊肩胛骨,其上有灼痕却无文字,这是”骨卜”的雏形;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牛、鹿肩胛骨,不仅有灼痕还有钻痕,说明占卜技术在进步。到了商代,这种原始占卜被彻底制度化:占卜材料固定为龟甲(主要是龟腹甲)与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流程形成严格规范,占卜结果被刻写记录,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占卜人员群体。
这种演变与殷商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商王朝是早期国家形态,王畿与方国并存,血缘宗法制度初现,需要一种能够整合社会共识、强化王权合法性的工具。而占卜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通过”问神”的形式,商王将个人意志转化为”天命”,使决策具有神圣不可违逆的权威。正如《礼记·表记》所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种”神权政治”的特征,直接推动了占卜制度的成熟。
1.2甲骨材料的选择与神圣性建构
为何选择龟甲与牛骨?《周礼·春官·龟人》提到”龟为卜,蓍为筮”,古人认为龟寿长通神,牛是重要牲畜且骨骼硕大,二者都具有神圣性。殷墟出土的龟甲多来自南方,可能通过方国进贡或贸易获得,比如有的龟甲上刻有”雀入二百五十”(合9274),记录了名为”雀”的贵族进贡龟甲的数量;牛骨则主要来自本地,甲骨文中常见”牢”“牝牡”等字,说明商王对牛的饲养非常重视。
对甲骨的整治过程本身就是神圣仪式的一部分。首先要刮去皮肉,锯削边缘,打磨平整,这个过程称为”治龟”;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凿”和圆形的”钻”,排列整齐如星辰,这是为了控制灼烤时裂纹的走向。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一批未刻字甲骨,背面的凿钻痕迹清晰可见,有的凿痕边缘还残留着红色颜料,推测是在整治时进行的某种祭祀标记。这种对材料的精心处理,本质上是在建构人与神沟通的”媒介”,让每一片甲骨都成为连接凡俗与神圣的桥梁。
二、占卜流程:从灼龟见兆到刻辞记录
如果说甲骨是载体,那么占卜流程就是具体的”沟通仪式”。这个过程环环相扣,从准备到实施,从解读到记录,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对”神意”的敬畏。
2.1贞问:明确占卜事项
占卜的第一步是”贞问”,即由贞人(占卜官)代表商王向神灵提出具体问题。甲骨文中的”贞”字,像人跪坐而问之形,本义就是”问”。贞问的内容非常具体,比如”今夕雨?“(今晚下雨吗?合12870)、”王往田,亡灾?“(商王去打猎,没有灾祸吧?合10198),甚至细化到”妇好娩,嘉?“(妇好生孩子,会顺利吗?合14002正)。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实则涵盖了商王关注的所有领域——农业收成、战争胜负、疾病吉凶、天象变化,几乎是”事无大小,皆决于卜”(《史记·龟策列传》)。
需要注意的是,商代有”习卜”制度,即对同一事项进行多次占卜。比如《甲骨文合集》376正记录:“丁巳卜,争贞:今夕雨?贞:今夕不雨?”同一块龟甲上正反两面贞问,体现了对神意的谨慎求证。有的习卜甚至延续多日,如”癸亥卜,争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合6057正),从癸亥日占卜未来十天是否有灾祸,到丁酉日果然发生边患,这种”验辞”的记录,既是对占卜结果的验证,也是在强化占卜的权威性。
2.2灼兆:通过裂纹获取神谕
贞问完成后,进入关键环节——灼兆。贞人用燃烧的木炭或青铜工具(考古发现有青铜钻)在甲骨背面的钻凿处加热,受热后甲骨正面会出现裂纹,称为”兆”。这些裂纹不是随机的,而是人为控制的:钻凿的位置、深浅决定了裂纹的走向,通常呈”卜”字形,竖纹为”兆干”,横纹为”兆枝”。《周礼·太卜》记载”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说明贞人需要根据龟甲的部位(上甲、下甲、左甲、右甲)来判断兆象的吉凶。
不同的兆象有不同的解读规则。比如兆枝向左为吉,向右为凶;兆干长而直为顺,短而曲为逆。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H3甲骨坑,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股票销售话术开场白 [实用股票销售话术技巧].docx VIP
- 左哈尔的Polysystem Theory(多元系统理论).ppt VIP
- 湖南省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pdf VIP
- 项目资源管理课件.pptx VIP
- 2.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pptx VIP
-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3%).pptx VIP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检查表 .pdf VIP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含答案).pdf VIP
- 自制原伴唱双音轨KTV卡拉OK歌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