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VIP

3.8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张图片记录了百年前的一次震惊世界的暗杀,最终因为这次暗杀,引发一场席卷30多个国家、15亿人卷入的世界大战。

统编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广西百色市田林中学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欧洲的‘火药桶’制造者”史料1:1913年欧洲列强实力与殖民地对比表列强工业产值

(占世界总额百分比)殖民地面积

(百万平方公里)德国15.7%2.9英国13.6%33.5法国6.1%11.0俄国8.2%17.4史料2: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不可避免。——齐世荣《世界历史》任务一:阅读教材34页内容,结合史料,回答问题。(1)史料1反映了欧洲列强之间出现什么问题?(2)根据教材和史料2分析这种矛盾产生什么影响?一战爆发的根本原是什么?反映了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工业产值超越老牌列强(英、法),但殖民地占有量极少的“发展失衡”矛盾。(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列强争为了夺市场、原料产地,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任务三:阅读材料,结合教材34页,回答问题。史料1: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因普法战争赔款)、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因巴尔干争夺)、英国与德国之间(因殖民地和海军竞争)的矛盾不断激化。——齐世荣《世界历史》(1)史料1提到了欧洲列强的哪三对核心矛盾?其中哪一对矛盾最尖锐?原因是什么?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市场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欧洲的‘火药桶’制造者”意德奥法英俄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突尼斯问题普法战争后果殖民地、市场问题巴尔干问题巴尔干问题188218781907190419071812(2)在各方矛盾之下,最终形成哪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1890年(相对和平期)1914年(战争前夕)890年(相对和平期)1914年(战争前夕)军费开支(黄金马克)德国:4.6亿奥匈:1.2亿德国:11亿奥匈:3.6亿英国:3.1亿法国:3.7亿俄国:2.9亿英国:7.6亿法国:8.8亿俄国:14.5亿陆军常备兵力1900年1914年1900年1914年德国:62万奥匈:36万德国:约230万奥匈:约140万法国:62万俄国:110万法国:约180万俄国:约360万史料3:(3)史料3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让欧洲像一个“装满火药的桶”,为一战爆发埋下隐患。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欧洲的‘火药桶’制造者”间接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欧洲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二、萨拉热窝事件点燃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任务一:阅读教材P35,填写萨拉热窝事件自主学习表。时间地点暗杀对象暗杀者原因影响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首府)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奥匈帝国吞并波黑,激怒塞尔维亚(民族仇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我是一名南斯拉夫民族主义者,我的目标是统一所有的南斯拉夫人,无论他们是under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或是其他任何统治。我坚信,通过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我是在为受压迫的斯拉夫人除掉一个主要的压迫者,是为解放我们的人民而战。我并不后悔我的行为。——加夫里洛·普林西普,1914年法庭陈述

二、萨拉热窝事件点燃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请并尝试从以下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价普林西普的行为。评价角度支持的观点(他是一位……)反对的观点(他是一个……)1.民族与自由的视角民族英雄

他为了拯救和统一自己受压迫的南斯拉夫民族,不惜牺牲自己。他的目标是崇高的,是为了整个民族的自由。恐怖分子

他通过暴力刺杀这种极端手段来达成政治目的,剥夺了无辜者的生命。无论目标多么崇高,手段本身就是错误的。2.后果与影响的视角点燃希望的火种

他的行动虽然激烈,但最终导致了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从结果看,他成功地唤醒了世界对他民族事业的关注。灾难的引爆者

他的刺杀行为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数百万无辜平民丧生。他为了一个局部民族矛盾,却让整个世界陷入血海。思想是爱国的,行为是恐怖的,由此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爱国要理性

二、萨拉热窝事件点燃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威廉二世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