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风景区导游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风景区导游词

(集合点,开场白)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书法圣地——兰亭。我是您的导游[您的名字]。今天,非常荣幸能陪同大家一起,穿越1600多年的时光,回到那个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东晋永和九年,去亲身感受那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人雅集,去探寻“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诞生之地。

在我们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先调整一下心情,让我们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带上几分闲情与逸致,去体验那份“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清凉与宁静。

(途经入口区域,走向鹅池碑)

现在,我们正走在通往核心景区的路上。请大家看前方,那一池碧水,几只白鹅,便是我们兰亭之旅的第一个景点——鹅池。

相传,王羲之非常爱鹅,他曾从鹅的体态、行走和游泳的姿态中,悟得书法的执笔、运笔之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全神贯注于笔端。大家看,池畔这座三角亭内的石碑,刻着“鹅池”二字,相传“鹅”字是王羲之所书,风格娟秀;而“池”字则其子王献之所书,较为粗犷。父子合璧,成为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块碑也因此被称为“父子碑”。

(走过鹅池,来到兰亭碑亭)

继续前行,我们看到的这座四角方亭,便是兰亭碑亭,也称“小兰亭”。亭中之碑,上刻“兰亭”二字,系清朝康熙皇帝御笔。这块碑在特殊时期曾遭到破坏,断为三截,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修复后的样子。虽然伤痕犹在,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却从未中断。

(步入流觞亭区域)

各位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流觞亭。亭前这一条曲折回环的小溪,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之处。

请大家想象一下: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名士贤达,相聚于此。他们沿溪水而坐,将盛了酒的觞(一种古代酒器)放在溪水上,让其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下或打转,谁就要即兴赋诗一首,如若作不出,便要罚酒三杯。

据记载,当时有26人共作出了37首诗。正是为了纪念这次雅集,王羲之微醺之中,振笔直书,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兰亭集序》。这篇序文,不仅文章清新优美,其书法更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了中国行书艺术的巅峰。大家不妨可以找一块溪边的石头坐下,感受一下当年文人雅士的风流与才情。

(进入御碑亭)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兰亭的“镇亭之宝”。请看这座雄伟的八角重檐亭——御碑亭。这座碑非常独特,它正面刻着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笔力遒劲;而背面则刻着乾隆皇帝巡游兰亭时所作的《兰亭即事》七律诗,书法飘逸。

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世所罕见,因此这座碑也被誉为“祖孙碑”或“君臣碑”,可以说是兰亭的瑰宝。它体现了后世帝王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无上推崇。

(前往王右军祠)

穿过御碑亭,我们面前这一座粉墙黛瓦、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王右军祠。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故祠以此命名。

祠内结构非常精巧,环廊四壁嵌满了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刻石,堪称一座《兰亭序》的微型博物馆。祠中央是一方墨华池,池中建有一座“墨华亭”。整个建筑倒映在水中,与周围的书法碑刻相映成趣,意境深远。在这里,您可以静静欣赏不同时代书法家对“天下第一行书”的理解与再现。

(游览尾声,自由活动与结束语)

好了,各位朋友,兰亭的核心景点“鹅池、兰亭碑、流觞亭、御碑亭、王右军祠”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景区内还有书法博物馆、天章寺遗址等值得一看的地方,现在留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您可以再次去您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品味,或者在竹影婆娑间拍照留念。

在离开之前,我想用《兰亭集序》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意思是,后来的人看我们,也就像我们现在看古人一样。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与一段伟大的文化历史进行对话。希望兰亭的清风、翠竹与墨香,能留在您的记忆里,带给您一份独特的文化体验。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各位接下来的旅途愉快!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