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古诗词鉴赏(最新期中好题)15首-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解析.docxVIP

专题02古诗词鉴赏(最新期中好题)15首-备战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原卷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古诗词鉴赏(最新期中好题)15首

一、诗歌鉴赏

(2023下·六年级上宝)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歌中的“咬”字,把竹拟人化,充分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

B.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深山里的竹子。(石头缝)

C.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的赞美。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2023下·上海·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诗词,完成小题。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载入五侯家。

3.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是寒食节的标志。

4.下列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处不飞花”写出暮春时节长安城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迷人风光。

B.三四句的景色具有时间的推移,在白昼与黑夜中,日暮则是转折,赐火“传”字表现出了一种动态。

C.“轻烟散入”虽然未写马,也未写人,但生动描绘出走马传烛图。

D.寒食节那日,皇帝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作者通过描写城内外之景,表达了自己对皇恩的感谢。

(2023下·上海市北·六年级校考)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等景物,渲染了的气氛。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2023下·上海·六年级上海市回民中学校考期中)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人名)。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情景交融,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2023下·六年级张江期中)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请解释“浑”在诗歌中的意思:

10.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中,说的虽然是石灰,但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作者在寓情于景,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2023下·六年级兰生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等闲”的意思是。

1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3.本诗中一个词“”最能体现作者此时身处边疆。

14.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让人感觉哀伤悲凉。

B.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C.本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D.以“何当”领起作反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诗

大漠沙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高质量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致力专注各行业高质量精品文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2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