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VIP

湖北省长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阳一中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2分,共计52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

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开始是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开展演变说明

A.经济开展区域化程度提高B.最根本的单位县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D.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

3.?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4.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专制〞。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广阔妇女不能参政B.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C.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D.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5.金冲及指出:假设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甲午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6.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剧烈竞争。这一现象

A.揭示了民国政治统治的弊端B.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

C.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根底

7.从1688年荣耀革命至1832年议会改革的144年期间,英国再也没有爆发大的国内战争和动乱。这说明英国此时期

A.制度创新是渐进性的 B.消灭了社会的矛盾

C.君主立宪制已经完善 D.国王不再干预政治

8.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局部〕,据此可推知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了社会主义原那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了人民民主原那么

9.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忧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有人那么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这里的“它〞最可能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0.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确实立

1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

C.筒车D.风力水车

1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人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创造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开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13.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开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14.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那么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A.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B.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新航路开辟同步

C.世界重要大洲间都从此

文档评论(0)

192****8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