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物体的浮沉条件.docx

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物体的浮沉条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圆柱形木块A的底面积是200cm2,漂浮在水面上,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B叠放到A上时,木块A恰好浸没到水面以下,此时水面比甲图升高了2cm,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取10N/kg)()

A.木块A的体积是800cm3

B.物体B受到的重力是8N

C.甲图中A受到的浮力是4N

D.乙图中A受到的浮力是12N

2.(2024北京平谷初三一模)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上水。将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A球悬浮,B球漂浮,且两容器水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GB

B.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

C.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甲=F乙

D.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3.(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小阳将一个薄壁空水杯放在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水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后,如图乙所示,电子秤示数为m1。用细线系好小金属块,使其浸没在水中(不碰水杯),如图丙所示,电子秤示数为m2。使金属块沉底并松手,如图丁所示,电子秤示数为m3。已知水杯的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B.丁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丙图与乙图相比,水杯对电子秤增加的压力大于

4.(2024北京燕山初三一模)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各容器中液面均与容器口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 B.液体的密度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二、多选题

5.(2024北京燕山初三一模)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容器内盛有足够深的某种液体,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圆柱体使之缓慢浸入液体中,圆柱体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不接触容器底和侧壁,此过程中容器中的液体未溢出。记录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相应电子秤的示数m,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15cm。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g取10N/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cm

0

2

4

6

8

10

12

……

m/kg

2.00

2.040

2.080

2.120

2.160

2.200

2.240

……

A.物体的重力是20N

B.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C.当h=10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N

D.剪断细线后,圆柱体最终处于漂浮状态

6.(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分别为和;甲、乙两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和;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实验题

7.(2024北京平谷初三一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华用一根圆柱状饮料吸管自制密度计。他先将吸管两端剪平,测得吸管长为H,然后把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把该密度计分别放在水和酒精中时,均能竖直漂浮,静止时测出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请你分析并判断L1和L2的大小关系。

8.(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小东用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筷子(忽略体积)测量苹果的密度。

(1)以下是实验的主要步骤,请补充完整:

①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到电子秤上,如图甲所示,读出电子秤的示数并记为;

②如图乙所示,将苹果放入水中,苹果静止后读出电子秤的示数并记为;

③,读出电子秤的示数记为;

(2)已知水的密度为,根据以上实验记录的数据,推导出苹果密度的表达式。(用、、和表示,并写出推导过程)

四、科普阅读题

9.(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请阅读《漏刻》并回答。

漏刻

漏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放置在漏壶内以标记时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陶器中小孔漏水的现象,发现水的流失与时间的流逝有一定的关系,受到启发发明了早期的漏刻。历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