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向南》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向南》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向南》含答案解析

小组探索苏轼南下的文化意义,请你参加。

苏轼向南

林那北

①1097年7月,苏轼必须继续向南。

②眩怀丧魄,他这样形容自己从大陆渡向海岛的感受。烟波浩渺,水天苍茫,那一刻,他心境也不免黯然如灰。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

③船驰近黑蹚蹚的岛。他看到儿子苏过的眼眶瞪大了。循着苏过的眼光望去,他也不免惊奇了。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茂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挺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A.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

④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于是自己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他居然给这样不足挂齿的陋室也煞有介事地取了一个名字,叫“桄榔庵”。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B.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子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的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他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把他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这是夜间哪位猎人在这一带收获后的顺手馈赠。已经多少年了,恶意曲解与无端诬陷如影随形,虽时时如履薄冰,大祸也仍然如此密集地接踵而至。而在这里,在这个天远地阔的海岛,刹那间紧紧捆绑得他难以呼吸的绳索一下子挣脱了,他整个人猛然一松。真是畅快啊!他又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⑦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⑧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要离开岛,因为旧皇驾崩了。他有一阵回不过神来?要走吗?不走似不近常理,何况他不走,年纪轻轻的儿子苏过也必定留下来陪他终老,这对苏过是不公平的。可是,一旦走,真的要走,他又是多么的不舍!已经三年,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高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已经饮惯这里的水,喝惯这里的椰子,习惯了这里年初的湿潮和年中的炎热。他长得不够好,脸可能偏长了,眼距可能偏宽了,但他已经用事实证明自己一身傲骨林立,谁都别想轻易打败他!

⑨1100年5月,他终于还是动身了。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己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只是没有料到,终于北归时,他却在途中病倒了,那么突如其来与猝不及防。三年的呼吸吐纳,他已经成为地道岛民,一旦回到曾经的故土,老迈的身体却无法再适应,千汤万药都挽留不住,最终仍撒手西去。

⑩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选自《福建文学》,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补全下图。

(2)缘情写景是散文家常用的技法。作者在文中多次特意以椰子树为景展开描写,寄寓情思。请你结合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文章,解析“苏轼向南”的精神内涵。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轼在海南谪居期间,开设学馆,讲授诗书,传播中原文化。之后,海南人才辈出。他使得儋州变成一个书声琅琅、弦歌四起,被众人仰慕的文化中心地;而海南的“第一块墨、第一个插秧机、第一口水井、第一家医院、第一座学堂、第一个举人进士”都是因苏轼而起,都记录着苏轼和当地人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答案】(1)①惊奇、惊喜;②投入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