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VIP

202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及答案(新课标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于1936年,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显示,城内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清晰,外围水利系统由11条堤坝组成,可形成13平方千米的蓄水面。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礼乐制度已经成熟

B.国家初始形态出现

C.青铜农具普遍使用

D.文字体系趋于完备

2.《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宋书》则云:“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曲辕犁推广

B.大运河的开通

C.北民南迁

D.市舶司设立

3.唐开元二十五年(737)颁布《田令》:“诸庶人身死,家贫无以为葬者,听卖永业田。”这一规定

A.导致均田制迅速瓦解

B.体现土地买卖合法化

C.标志租庸调制被废除

D.强化小农经济稳定性

4.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中“印”所指的技术革新

A.使教育摆脱官方垄断

B.推动儒学实现思辨化

C.促成士族政治的形成

D.导致诗歌创作平民化

5.明万历年间,松江府“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徭赋,岁入百万”。然而至崇祯朝,当地却出现“男妇多游手,机杼不闻”的景象。这一逆转主要源于

A.海禁政策强化

B.白银外流加剧

C.棉纺织技术停滞

D.建州女真南扰

6.1872年,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这一模式

A.开启民族资本主义先河

B.奠定洋务派“自强”基础

C.体现官督商办经营特点

D.直接触发实业救国思潮

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其中称:“满虏窃国,易服垂辫,今者光复,岂可仍沿其制?”该法令旨在

A.倡导社会新风

B.获取列强承认

C.弥补财政空虚

D.动员群众反袁

8.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赛),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文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北洋军阀签订“二十一条”

B.上海工人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C.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

D.五四爱国运动深入发展

9.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于平型关伏击日军辎重部队,歼敌千余人。蒋介石致电祝贺:“贵部歼敌,足寒贼胆,振我军心。”该战役的意义在于

A.粉碎日军速亡中国计划

B.配合徐州会战正面战场

C.取得全面抗战首次大捷

D.开辟华北敌后根据地

10.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表述

A.标志总路线正式提出

B.确立“一五”计划目标

C.推动土地改革完成

D.启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1.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A.全面推行家庭承包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通过“陶片放逐法”,得票逾六千者将被流放国外十年。该制度

A.维护贵族寡头统治

B.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C.防止僭主政治再起

D.体现法律面前平等

13.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致信古罗马西塞罗:“您的语言使我忘却了尘世烦恼,灵魂仿佛穿越千年。”这种情感集中体现了

A.宗教改革诉求

B.理性主义精神

C.人文主义思潮

D.科学革命方法

14.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代表们就“全国议会席位如何分配”争执不下,最终达成“康涅狄格妥协”。该妥协

A.确立总统民选原则

B.承认黑人完整公民权

C.构建三权分立体制

D.调和大小州利益矛盾

15.1961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战争的唯一办法。”这一主张出现的背景是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欧洲共同体建立

C.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D.苏联全面解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自置吏,得赋敛”,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

文档评论(0)

156****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