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文言文重点词语讲解与默写训练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不仅能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文采,更能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掌握重点词语,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石,默写则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小学阶段常见的文言文重点词语进行梳理讲解,并辅以针对性的默写训练,希望能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一、重点词语分类讲解
(一)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指在古代和现代用法、意义有明显区别的词语,这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走
*古义:跑。
*例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今义:行走。
2.去
*古义:离开。
*例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今义:到……地方去。
3.汤
*古义:热水、开水。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走
*古义:跑。
*例句: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
*今义:行走。
5.居
*古义:停留、经过。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此篇部分教材可能选用)
*今义:居住。
(二)一词多义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仔细辨析。
1.之
*例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义项: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例句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义项:代词,代指事物。
*例句3:黄鹤楼之送孟浩然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义项:动词,到……去。
2.其
*例句1:人皆吊其子。(《塞翁失马》)
*义项:代词,他的。
*例句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义项:副词,大概,也许。
(三)常见虚词
虚词虽无实在意义,但在句中起到辅助表达的作用,如语气、连接、指代等。小学阶段需重点掌握以下几个:
1.也:语气助词,可表示判断、肯定、感叹等语气。
*例句:此必苦李也。(《王戎不取道旁李》)——判断语气。
2.矣:语气助词,可表示陈述、感叹、祈使等语气,常可译为“了”。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陈述语气,了。
3.乎:语气助词,可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可译为“吗”、“呢”、“吧”等。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疑问语气,吗。
4.者:代词,可译为“……的人”、“……的事物”。
*例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的人。
(四)词类活用
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会改变其原本的词性和用法。
1.名词作动词
*例句:愿为市鞍马。(《木兰诗》节选,部分教材选用)
*“市”原意为集市(名词),此处活用为“买”(动词)。
2.形容词作动词
*例句: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节选,高年级可能接触)
*“亲”、“远”原为形容词,此处活用为“亲近”、“疏远”(动词)。
(五)通假字
古人书写时,有时会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种现象称为通假。
1.说(yuè):通“悦”,愉快。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知(zhì):通“智”,智慧。
*例句:是知也。(《论语·为政》)
3.亡(wú):通“无”,没有。
*例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节选,高年级可能接触)
二、默写训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yuè()乎?解释: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zhì()也。解释:__________
3.及其日中如探tāng()。解释:__________
4.兔zǒu()触株,折颈而死。解释:__________
5.太丘舍qù(),去后乃至。解释: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咏雪》)俄而: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差可拟:__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禽: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善:__________
5.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辩斗: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辨析,解释句中“之”字的含义或用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之:__________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______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