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①思想核心“仁”道德:“克己复礼”,恢复“礼治”行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反对苛政。知识要点②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孟子政治:实行“仁政”君民关系:民贵君轻人性论:性本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王霸》实行“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王制》君舟民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性本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知识要点2.孟子3.荀子①政治:实行“仁义”、“王道”,以德服人。②君民关系:“君舟民水”③人性论:“性本恶”④朴素的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⑤礼法并用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的思想政治思想人性论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仁义君舟民水性恶论孔子孟子荀子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人)和霸道(以力服人)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孟子主张王道,谴责霸道;荀子却兼谈王、霸。《荀子》书中,反复地将王道霸道作了对比分析。他推崇王道理想,坚持王道胜过霸道。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关系: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①春秋战国时代,国家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当时的政治需要是武力统一国家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助于统一,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道家(老子)(1)“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尚贤,使民不争。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家(庄子)宣传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道家出世的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完全丧失了探求客观真理的信心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守株待兔以法为本,法不阿贵——《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请思考:上述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为君独尊的帝王术——法家(1)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2)“以法治国”(3)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适应了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小生产者的愿望——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关键信息一个特征社会变革、转型一个表现“百家争鸣”四大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六位代表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本课要旨栏目链接主要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儒家孔子“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本、性本善荀子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道家老子“道”、辨证法、“无为而治”庄子相对主义、消极避世法家韩非子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尚贤关键信息一个特征社会变革、转型一个表现“百家争鸣”四大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六位代表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本课要旨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上的反映,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孔子、孟子、荀子都以“仁”为思想核心,体现了“德治”“民本”思想;法家思想适应了社会形势发展需要。栏目链接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