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中医理论中,0-36月龄儿童“稚阴稚阳”体质特点的核心是指: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B.生长迅速,生机蓬勃
C.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D.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答案:A
2.新生儿期(0-28天)中医调理重点是:
A.固护脾胃
B.温阳散寒
C.调和阴阳
D.祛风解表
答案:C(新生儿脏腑功能薄弱,需重点调和阴阳以适应宫外环境)
3.小儿捏脊疗法中,提捏时应遵循的手法顺序是:
A.推-捏-提-放
B.捏-提-推-放
C.捏-推-提-放
D.推-提-捏-放
答案:A(标准操作流程为: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捏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推进,每捏3次提1次)
4.针对12月龄儿童脾胃虚弱型厌食,推荐的药膳食疗方是:
A.百合银耳粥
B.山药小米粥
C.绿豆薏米汤
D.雪梨冰糖水
答案:B(山药健脾养胃,小米和中益肾,适合脾胃虚弱儿童)
5.中医认为,2岁幼儿“肝常有余”的典型表现是:
A.夜间盗汗
B.烦躁易惊
C.大便稀溏
D.食欲不振
答案:B(肝主疏泄,肝气偏旺则表现为情绪急躁、夜惊易醒)
6.小儿推三关(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主要功效是:
A.清热解表
B.温阳散寒
C.消食导滞
D.镇惊安神
答案:B(三关为温穴,推之可温阳散寒,用于寒性病症)
7.36月龄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中,“痰湿质”的典型舌象是:
A.舌红少苔
B.舌淡苔白
C.舌胖苔腻
D.舌绛苔剥
答案:C(痰湿质多表现为形体偏胖、舌苔厚腻)
8.婴儿期(1-12月龄)中医喂养指导中,添加辅食的原则不包括:
A.由稀到稠
B.由荤到素
C.由少到多
D.由一种到多种
答案:B(应遵循由素到荤的顺序,先添加植物性辅食,再逐步引入动物性食物)
9.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8月龄儿童,中医外治法推荐使用:
A.耳尖放血
B.天突穴贴敷
C.大椎穴刮痧
D.涌泉穴拔罐
答案:B(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贴敷温阳散寒药物可缓解呼吸道症状)
10.小儿摩腹(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的操作频率应为:
A.50-100次/分钟
B.100-150次/分钟
C.150-200次/分钟
D.200-250次/分钟
答案:B(摩腹需轻柔均匀,频率适中以避免损伤)
11.中医“望诊”中,观察小儿食指络脉的正确部位是:
A.食指掌侧前缘
B.食指背侧中线
C.中指掌侧后缘
D.无名指背侧前缘
答案:A(小儿指纹观察部位为食指掌侧前缘,分风、气、命三关)
12.3月龄婴儿出现“夜啼”,辨证为“心经积热”时,典型表现是:
A.哭声低弱,喜温喜按
B.哭声响亮,面赤唇红
C.哭声时断时续,睡不安稳
D.哭声尖锐,腹胀拒按
答案:B(心经积热则心火上炎,表现为烦躁、面赤、哭声洪亮)
13.幼儿期(1-3岁)中医运动指导中,推荐的“导引”方法是:
A.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
B.五禽戏“熊运”
C.简化太极拳“云手”
D.小儿“爬爬操”结合拍手游戏
答案:D(幼儿运动需符合大运动发育特点,以爬、走、简单游戏为主)
14.针对6月龄婴儿“脾虚型腹泻”,推拿时应重点操作的穴位是:
A.清大肠经(食指桡侧缘,自虎口推向指尖)
B.补大肠经(食指桡侧缘,自指尖推向虎口)
C.清小肠经(小指尺侧缘,自指根推向指尖)
D.补小肠经(小指尺侧缘,自指尖推向指根)
答案:B(补大肠经可涩肠止泻,适用于脾虚腹泻;清大肠经用于湿热泄泻)
15.中医“闻诊”中,小儿咳嗽声重、痰白清稀多属:
A.风热犯肺
B.风寒束肺
C.肺阴虚燥
D.痰热壅肺
答案:B(风寒咳嗽特点为痰白清稀、咳声重浊)
16.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37.5-38℃),中医干预首选:
A.酒精擦浴
B.麻黄汤煎服
C.温水擦浴配合清天河水(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
D.安宫牛黄丸灌服
答案:C(清天河水为清热要法,适用于低热;酒精擦浴刺激大,中药需辨证使用)
17.中医“问诊”中,询问“二便情况”时,需重点关注18月龄儿童的:
A.小便颜色(清/黄)、大便性状(干/稀)及排便频率
B.小便量(多/少)、大便气味(臭/淡)及有无黏液
C.小便次数(频/少)、大便颜色(黄/绿)及有无奶瓣
D.以上均需关注
答案:D(二便情况反映脾胃功能及寒热虚实,需综合观察)
18.36月龄儿童“气虚质”的调理原则是:
A.滋阴降火
B.温阳化湿
C.益气固表
D.疏肝理气
答案:C(气虚质以气短、自汗、易感冒为特征,需益气固表)
19.婴儿期(1-12月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