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代举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仁”是什么意思?()
A.友爱
B.仁慈
C.仁义
D.仁政
2.“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
A.陶渊明
B.孟子
C.陆游
D.赵执信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枫桥夜泊》
D.《江雪》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相如
D.司马昭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A.李白《庐山谣》
B.杜甫《望岳》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
D.杜甫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出自哪首诗?()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月夜忆舍弟》
C.白居易《琵琶行》
D.王之涣《登鹳雀楼》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话出自哪首诗?()
A.王维《鹿柴》
B.杜甫《春望》
C.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白居易《琵琶行》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出自哪首诗?()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杜甫《月夜忆舍弟》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出自哪首诗?()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杜甫《望岳》
C.李白《将进酒》
D.白居易《琵琶行》
二、多选题(共5题)
11.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E.水利工程
12.以下哪些是《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
A.仁爱
B.礼仪
C.中庸
D.知行合一
E.君子
13.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哲学流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E.纵横家
14.以下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A.《春望》
B.《滕王阁序》
C.《将进酒》
D.《梦游天姥吟留别》
E.《登高》
15.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五经”?()
A.《易经》
B.《尚书》
C.《诗经》
D.《礼记》
E.《春秋》
三、填空题(共5题)
16.《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________。
17.《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其作者是________。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________》,体现了儒家教育的重视复习旧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表达了对________的思念。
四、判断题(共5题)
2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A.正确B.错误
22.《庄子》是儒家经典,由庄子及其弟子所撰。()
A.正确B.错误
23.《史记》中的“世家”部分主要记载了诸侯国和贵族的历史。()
A.正确B.错误
24.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春望》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A.正确B.错误
25.《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成书于春秋时期。()
A.正确B.错误
五、简单题(共5题)
26.简述《论语》中“仁”的概念及其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27.请描述《史记》中“纪”和“传”的区别。
28.谈谈“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29.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0.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内容上的主要差异。
古代举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
1.【答案】A
【解析】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指的是对他人的友爱、同情和关怀。
2.【答案】C
【解析】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用以表达读书的重要意义。
3.【答案】C
【解析】这句诗出自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