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亲情散文:父子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父子书

一辈子赶路的人,命途里落满风雪。十九年后的今天,是父亲又一次躺上手术台的日子。十九年前,是肝癌晚期,需剖刀割肝顺带将胆囊一并摘除;而这次,同样的病情,却已有扩散痕迹,医生说已无法开刀,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了。

上一次,是大一下学期刚返校没几天,我当时正沉沦在最疼爱我的外公逝世的悲痛中,父亲得病的消息让我雪上加霜,远在老家的发小电话告知后我才知道我竟然是最后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的,父亲就是这样,从小就只想把最好的留给我,但凡坏消息,一概让我绝缘。他和母亲吵架了,瞒着我;购买单位分房四处碰壁到处借钱,我也不知道;但其他同学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他们怕父辈都是农村出身的我在学校低人一等,怕我被歧视,更怕我会自卑。甚至在我女儿出生当了父亲后,在他们面前,我依然是那个孩子,每每在夜深结束工作回家,他就会简单而明了的问“吃蛋炒饭吗?”,往往是不等我回答他就直接进了厨房,他知道,我肯定会吃的,从离家上大学开始,每次回到家我都爱吃他晚上炒的蛋炒饭,这已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依赖。我至今还记得,待我赶到上海时(事后我才得知,省城长沙的医院告知风险太大,建议到上海治疗),父亲已经在手术台上趟了七八个小时,母亲在病房电梯口等我,看到我的状态她提醒了句“待会不准哭,坚强点”,我点点头,拼命的压制住胸腔里那颗剧烈翻滚跳跃的心,机械般地跟着母亲走进去直挺挺的站在父亲的病床边,叫了一声“爸,我来了”,脑中便一片空白,我之前在火车上想好的安慰的话,那一刻忘却的一干二净。我看着他,才短短几个星期不见脸颊已瘦的只剩一张皮贴着颧骨,大概是想说话却没有力气,缓慢的抬起手握着我,颤抖着,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母亲站在我身后用手掌使劲的拍着我的后背,提醒我不要忘记她刚才说的话。

我始终认为,即使躺在病床上,父亲在我心里仍然还是那座伟岸的大山,从小到大,我一直都习惯在这座大山的庇护下成长。他从来不在我面前说起他的奋斗史,但我知道,他从8岁起就帮着奶奶干农活,那时候,从朝鲜战场上负伤退伍的爷爷被安排在外省江西工作,父亲是家中长子,后面还有一个弟弟四个妹妹,全家除爷爷一人的工资收入,就指望着奶奶种着的几亩薄田生活。等到上学了,父亲每天天刚亮就要出发,挑着一捆或者两捆柴翻过一座当地最高的山,步行十几里路到集市上把柴卖掉,这样几天的生活费才有着落。我还知道,后来上初中了,要去五十多里外的县城中学,他每次都从家里带上一两罐萝卜干或者豆腐乳,那就是他一个月的下饭菜。我更知道,他高中毕业后当了知青,在外公的村子里干农活挣工分,空闲了便在村里的小学代课,挣一点工资赶紧就会托人捎回家给奶奶补贴家用。后来,他成了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在我看来他本可以毕业后直接留在省会政府部门谋个差事做的,最后偏偏最了最坏的选择,回来了我们当地的矿务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老师。为这事,火冒三丈的爷爷特地从江西赶回来骂他,虽然他也知道,早在知青时父亲便认识了同为代课老师的母亲。

还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一是远离讲台多年,父亲常跟人感慨,其实他这大半辈子最舍不得最留念的,还是当老师的岁月,他说我们这个矿务局,上万职工,从一线下井工人到高级老总,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我教出来的,想想就得意;二是母亲偶尔用红薯煮饭,说有益健康,每次父亲都背过身去或远离餐桌,只是因为小时候这玩意就是父亲家里的主食,吃的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看到红薯他可能就会想起早逝的奶奶,一个苦了一辈子却无福安享晚年的农家妇女。

父亲有遗憾,作为儿子我当然是知道的,那会选大学专业时,他说学法律吧,弥补我的遗憾,那年要不是组织上要提拔我当校长,我就准备去当律师了呢,更为重要的是,达能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惜的是,毕业后从事了10年的央企法律工作,前两年我却任性的选择了改行并从内地跑到了南海边,从此一年难回几次家。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虽然他嘴上说支持我,但内心肯定是充满了遗憾和些许失望的。

2002年,父亲重病,那次他创造了奇迹,连那家全国最好的肝胆专科军医大学都难以置信自己做的手术竟然能这么成功,以至于前几年还不断地邀请父亲去给他们开讲座做宣传。十九年后的今天,我眼里的斗士,心目中的大山,这个一生中命途里落满风雪的男人,再次被病魔纠缠。或许是年华不复当年的缘故,父亲这次竟有些悲观,还特意作诗一首来谢绝亲友们的探望:

事非经过不知难,

癌魔又侵旧心肝;

万世红尘虽看破,

一腔愁绪比秋蝉;

晓镜但知身影瘦,

夜思更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无须为探看。

想着远在长沙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无能亦无力为他减轻病痛,唯做此文,愿与父亲共勉,祝愿他能再次历经劫难,平安、长久,像故乡山上那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年年红到天边。

(本故事根据身边人事迹撰写)

文档评论(0)

秦岭乡巴佬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